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家人增多 公租房越换越大(迈向“十五五”的民生图景)

本报记者 王欣悦    2025-10-27 08:53:26    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汪哲平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租金不到市场价的一半。我们在重庆的中心城区扎下了根。”经过两次公租房换租,黄明登一家如今住进了78平方米的新家,圆了安居梦。

多年前,黄明登在重庆梁平区老家工作,丈夫邓桂程在北碚区工作。“他在江北区租了个单间。要是我和孩子都过去,租大房子,经济压力太大。”黄明登说,一家人往往只能在周末相聚。

2019年夏天,邓桂程从同事那里听说了重庆公租房政策,于是尝试申请了北碚区的碚都佳园公租房。

重庆公租房政策打破户籍限制,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常住人口均纳入保障范围。在重庆稳定就业,且住房和收入标准符合要求的群众,都可以申请公租房。邓桂程的申请很快有了回音:他得到一套单间配套户型的公租房,租金比市场价便宜不少。

一家人团圆的脚步也随之加快。先是黄明登一起搬来北碚区,夫妻相聚,其后孩子和外婆也跟着入住。但“甜蜜的烦恼”随之而来:四口人住单间配套,太紧巴了。“重庆有灵活换租的政策,帮了我们的大忙。”黄明登说。

根据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换租相关办法,如承租家庭人口增加,可在本小区申请调整户型。

“2020年9月,我们先申请换租两室一厅,月租金560元,宽敞了不少。2024年7月,小女儿出生了,我们又申请换租三室一厅,月租金730元。”黄明登说。

重庆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建成大数据平台——“公租房智管”应用,实现了申请、审核、配租等“一网通办”,配租频次从每季度一次提升至每周一次,效率大幅提升。今年以来,市级公租房已累计配租7.2万套、换租8700余套。

在碚都佳园公租房小区,温馨的生活场景随处可见:篮球场上,年轻人挥洒汗水;楼宇之间,智能充电桩、快递驿站一应俱全;楼栋架空层的共享客厅里,老人围坐聊天、下棋;夜校公益托管班,有专业志愿者帮助居民带娃……小区出门不远就有公交站,还有配套的幼儿园、社区医院等。“上有老、下有小,小区都给照顾到了。”黄明登说。

据了解,重庆21个市级公租房小区已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托育机构91所,建成社区养老服务机构37家、社区养老食堂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医院21个。截至目前,重庆累计筹集公租房58.3万套,累计分配56.6万套,140余万名住房困难群众实现了住有所居。

“‘十五五’时期,重庆市将着力构建‘供给、管理、盘活、服务、治理’一体化的公租房体系,推动房源高效利用,实现对低收入家庭、新市民、毕业生等不同人群的分类精准保障。”重庆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27日 第 04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人民为中心,书写城市发展新篇章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