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两会微观察|首场“部长通道”,硬核又暖心

人民网记者 马昌    2025-03-06 09:13:17    人民网

“新面孔”“新挑战”“新举措”……3月5日上午,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部长们依次亮相回应热点,言辞恳切,“新”意十足。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接受采访。人民网记者 许峥摄

 

用数据“报家门”,硬核。

首位亮相的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是“部长通道”的新面孔,他以一组数据展现了中国交通建设的成就:

“高速铁路的运营里程已经达到4.8万公里,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达到了19万公里,都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已经超过600万公里,规划建设的‘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已经建成了90%。”

“2024年,全国全社会物流成本共降低大约4000亿,其中运输成本降低了2800亿,占到2/3左右。”

……

这些亮眼数据的背后,是调结构、强枢纽、促联运等一系列举措精准有力。每一项成果,都生动诠释了交通运输领域改革发展的卓越成效,展现了中国交通建设的强劲动力。

从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到综合货运枢纽的补链强链;从高铁网络的纵横延伸,到智慧港口的自主创新,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也让物流更畅通、出行更便捷,背后蕴含着对民生需求的深切回应和对经济发展的坚实支撑。

中国交通,不仅以速度和规模领跑世界,更以“人情味”传递着温度与关怀。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接受采访。人民网记者 许峥摄

 

促改革迎挑战,劲足。

“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教育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培养更多服务国家战略、科技进步与产业需求的人才?”记者问。

科技变革正在深入,面对“新挑战”,教育改革必须与时俱进。面对记者的提问,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的回答铿锵有力:“我们今年将会推出战略行动。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科技发展中更好地加快、加强人才培养。”

从在制度和机制上推动创新,到强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推动“强基计划”;从加快布局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到稳妥扎实推进“双一流”高校本科扩容,大力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从基础教育的动态调整机制,到均衡优质教育资源……

整个提问环节,怀进鹏的回答既有顶层设计的宏大视野,又有具体举措的细致考量。每一句话,都传递出教育改革的新信号和面对挑战的强信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接受采访。人民网记者 许峥摄

 

强监管解难题,暖心。

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是不少企业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如何规范涉企执法,让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

在“部长通道”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直面问题,给出了“新举措”。

对于涉企乱收费问题,将采取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整治;对于涉企乱罚款问题,将通过落实过罚相当原则进行纠治;对于涉企乱检查问题,将通过推广非现场监管方式进行纠治;对于涉企乱查封问题,将通过严格规范执法行为进行纠治……罗文的发言直击企业痛点,迅速引发全场关注。

他详细阐述了整治涉企乱象的四大举措,每一项都精准有力,不仅是对涉企乱象的全面整治,更是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承诺。

从“过罚相当”到“无事不扰”,从智慧监管到规范执法,市场监管的每一步改革,都在为企业减负松绑,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接受采访。人民网记者 许峥摄

 

用行动振消费,踏实。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振消费和科技创新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等重点任务。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点明,金融资源配置要从紧盯“物”,转变为聚焦“人”,让老百姓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不断强化数字赋能,让服务更高效、体验更舒心。当然我们也会针对性地解决老年人、外国游客等金融服务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李云泽还提到,将从提供更丰富的金融产品、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务、营造更放心的消费环境等具体举措考虑。此外,也会持续加大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一个个民生关切有了答案,一项项发展规划逐渐清晰。

1个小时的“部长通道”采访活动,紧凑而充实。政策强音与民生温度交织,既是政策的集中释放,也是信心的有力传递,展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与为民初心。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些话,暖心提气!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