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儿子问他何时才能真正离休?抗战老兵回答八个字

2025-09-16 17:01:00    人民日报客户端

9月6日,河北石家庄,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轻轻洒在抗战老兵刘世钺的身上。他的家朴素而整洁,许多家具漆色已淡,边角磨得发亮。一架旧钢琴静静立在角落——那是40多年前,刘世钺送给爱人的礼物,也是家里最珍贵的物件。

9月3日,刘世钺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来到现场观礼。那天,习近平总书记与他亲切握手。从北京返回石家庄后,不少人慕名而来,大家都想听刘世钺讲讲阅兵观礼的感受。尽管连日来行程密集,刘世钺却始终精神饱满,乐此不疲地和大家分享。

“当年我们打鬼子,是靠‘小米加步枪’。”刘世钺的声音沉着而清晰,“战友们为了民族存亡,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靠着强大的信念,我们硬是拼到了最后,打赢了敌人。”

“而这次阅兵,我看到了那么多无人作战、电子对抗、战略导弹等先进装备,真的进步了太多。”想到阅兵时装备方队通过的一幕幕场景,刘世钺振奋地说,“如今,国家军事实力更强大,军队人才也更多。”

刘世钺告诉记者,这次阅兵中,每一个方队经过天安门时,他都庄严敬上军礼。那些年轻官兵的身影,总让他想起与战友并肩作战时的烽火岁月。“我们从战火中走出来,很多战友没能看到今天祖国的繁荣富强。但烈士们的血没有白流,祖国与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功勋,他们的精神将激励后人不断前进。”刘世钺说。

9月5日,刘世钺出席了河北省“燕赵楷模”发布仪式。他穿着一身笔挺的绿军装,胸前挂满军功章。每一枚背后,都是一段峥嵘岁月。仪式结束回到家后,他第一时间叮嘱儿子刘焰:“好好整理军装,妥善收好勋章。”

刘焰告诉记者:“父亲极其重视荣誉和军容军纪。哪怕现在,扣子必须扣齐,帽子必须戴正——他依然按内务要求来做。”

“父亲每天都要学习。”刘焰一边整理这几天的报纸,一边说,“学习英语、日语,看新闻,尤其关注军事动态。”他将报纸递到父亲手中。刘世钺接过来,专注阅读。

除了伏案学习,刘世钺还热衷于传授知识,看着父亲终日忙碌的身影,刘焰忍不住问:“您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离休呢?”刘世钺神色一凛,声音铿锵:“为党工作,永不离休。”

原文刊发于9月7日《人民日报》第04版《抗战老兵刘世钺——为党工作 永不离休(跨越时空的精神回响)》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这个体验馆让你一秒置身云南!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