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我家的“十四五”

财米油盐丨每年10亿吨生鲜是怎么吃光的?记者开“箱”找答案

2025-10-13 16:36:27    人民网

编者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间,千家万户的烟火平常折射出国家宏观政策的落地成效,成为发展答卷最客观的见证。

即日起,人民网“财米油盐”栏目推出“我家的‘十四五’”系列Vlog,带你在一蔬一饭、一针一线里,感受我们生活的新变化。 

 

全国生鲜农产品消费,何以每年高达10亿吨?答案,或许就藏在咱们家的冰箱里。

“以前吃得比较‘糙’,不注重营养搭配,现在每天肉蛋菜奶都得配齐了!”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90后王先生打开冰箱,向“财米油盐”栏目一一展示他的“食材地图”——洪湖的莲藕、宁夏的羊肉、孝感的米酒……小小的冰箱里,装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美味,其中不乏贴有“三品一标”认证的优质农产品。

“花样多、送得快、品质好”,是王先生青睐特色农货的三大理由。“尤其是网购水果,收到时包裹还冒着冷气!”这份看得见的新鲜让他吃着格外舒心。

从“吃饱”到“吃好”,这场舌尖上的变迁,折射出我国农业供给体系走向结构优化、高质高效的升级之路。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3.6万个,认证数量较“十三五”末增加70%。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支持建设各类农产品冷链设施近2000万立方米。

五年来,我国持续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大文章,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从田间涌向餐桌,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膳食需求,也大大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与此同时,不少农产品还走出“小厨房”,乘着文旅热、赛事潮的东风走向“大市场”,成为独具特色的“消费IP”。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成为旅游业场景创新、业态融合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今年7月,政策为农产品消费注入新动能。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从优化供给、创新流通、激活市场等九方面进行部署,为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再添一把柴。

展望下一个五年,政策精准发力,产业深度融合,广大消费者的“舌尖之旅”必将迎来更多鲜活与美好。

总策划:孙海峰

制片人:章斐然 谢婷

监制:吕骞

策划:申佳平 李佳

文字:方经纶

摄像:史新培

剪辑:张培扬

设计:林珊珊

包装:赵晨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此行间·新征程上,每一位妇女都是主角!
下一篇: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秘书长蒙盖拉:加快全球妇女事业的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