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广西:“双抢”时节农机开足马力多地早‍稻颗粒归仓

庞革平    2025-08-07 11:36:17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眼下正值早稻丰收、晚稻抢种的关键时节,广西各地田间地头农机开足马力,一派繁忙景象,确保早‍稻颗粒归仓。玉林市博白县、河池市凤山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早稻喜获丰收,农户们抢抓农时忙收割,同步推进晚稻栽插,粮食生产“双抢”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在玉林市博白县,41.65万亩早稻迎来全面丰收,截至7月25日收割工作基本完成。据农情调度显示,该县早稻总产量预计突破17万吨,同比增长0.83%。为保障丰收成果,博白县投入350多台水稻联合收割机,机收率高达99.3%,大幅缩短收割周期并减少粮食损失;配备的250多台(套)粮食烘干设备实现28个镇全覆盖,日烘干能力达3500多吨,机械化烘干率超80%,有效破解阴雨天气晾晒难题。

今年以来,博白县深入实施粮油单产提升行动,严格落实广西水稻增密增穗三年行动方案,推进“良种、良田、良法、良机”深度融合。通过优选高产优质良种、推广农机一体化作业、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举措,构建全链条保障体系。农技人员在水稻生长关键期深入田间指导,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粮食增产提供有力支撑。目前,该县晚稻意向种植面积达42万亩以上,育秧工作全部完成,栽插面积已达33.16万亩。

在河池市凤山县砦牙乡,380亩早稻陆续成熟,现代化农机在金黄稻田中穿梭作业,高效完成割稻、脱粒、稻秆粉碎还田和稻谷装车等工序,仅需10分钟便能完成一亩稻田的收割。

农户龙姐种植的早稻品种“旱优78”,该品种属早熟、节水抗旱品种,农技人员实地测产显示其湿谷亩产达1198斤。该品种因种植周期短,能为晚稻种植争取时间,助力提升晚稻产量。

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农民则在台风“韦帕”过后,顶着高温酷暑推进“双抢”。机械化收割、脱粒与耙田、抛秧同步进行,确保早稻颗粒归仓、晚稻及时栽插,田野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从桂东南到桂西北,广西各地通过良种推广、农机保障、技术护航,筑牢粮食生产根基,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致富花开遍高原(活力中国调研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