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时政 > 正文

时代的新兵

2025-09-04 08:50:38    人民日报

 

海军方队接受检阅。
新华社记者 李 明摄
 

空军方队接受检阅。
新华社记者 杨 磊摄
 

火箭军方队接受检阅。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民兵方队接受检阅。
新华社记者 李 明摄
 

信息支援部队方队接受检阅。
新华社记者 杨 磊摄
 

联勤保障部队方队队员接受检阅。
新华社记者 贝 赫摄
 
仪仗方队队员赵曌:
“我们所踏的是和平之路、复兴之路”
本报记者  亓玉昆

阅兵现场,仪仗方队首先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踏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队员赵曌昂首挺胸,神态自信而坚定。

得知能够参加阅兵时,激动与喜悦在赵曌心中激荡。身为一名仪仗队员,参加阅兵一直是她作为军人的梦想,这次终于圆梦了。

紧握着手中的钢枪,赵曌和战友们更加明白这身军装的意义和肩上的千钧重责。“当我们踏着这片曾被先烈誓死捍卫的土地,从脚步声听到历史回响。”回忆走过天安门的时刻,赵曌说,“我们踏出的步伐,展现的是大国威仪、钢铁意志;我们所踏的是和平之路、复兴之路。”

(张泰玮参与采写)

 

 


 

装备方队战士绪成海:
“护送大国重器上阅兵场”
本报记者  亓玉昆

阅兵场上,数辆大型特种运输车齐线并进,以昂扬的气势、必胜的决心伴着大国重器完美亮相。

“护送大国重器上阅兵场,这个梦想,我终于实现了!”接受完检阅,装备方队二级上士绪成海久久不能平静。

绪成海从小聆听抗战历史,深受老一辈革命精神感染,坚定了从军报国的意志。2013年,他毅然参军。盛夏的车舱高温封闭,他坚持每天加练。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训练期间,绪成海多次刷新个人训练纪录。

为什么这么拼?“我们站立的地方,是先辈用鲜血守护的家园;我们执掌的大国重器,是捍卫和平最坚强的盾牌;我们驾驶的战车,始终向着胜利前进。请祖国和人民放心,新时代的我们时刻准备着!”绪成海的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张玉飞、左云龙参与采写)

 

 


 

战旗方队战士李奇:
“赓续英雄精神一直向前”
本报记者  李龙伊

阅兵场上,陆军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三营班长李奇高擎“百战百胜第三营”战旗,身姿挺拔,眼神坚定。他以最昂扬的姿态,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擎起的不仅是战旗,更是英雄营队的荣光。”李奇说。

“百战百胜第三营”的战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在伟大抗战中锻造出的精神,早已融入我们这支英雄部队血脉。”李奇深有感触地说。

本次阅兵,许多新装备首次亮相,李奇深切感受着强军之路的步履铿锵。荣誉,写在战旗上;忠诚,刻在骨子里。“强军兴军的新征程上,接过这面血染的战旗,我就必须扛好枪、传承好精神,赓续英雄精神一直向前!”李奇坚定地说。

(刘小云参与采写)

 

 


 

空中梯队飞行员魏星:
“祖国利益所至,航迹必达”
本报记者  金正波

巨大的轰鸣声划破苍穹,人们纷纷把目光聚焦到蔚蓝天空——只见,一架架战机,呼啸而来,震撼亮相。9月3日上午,空中梯队以威武的集群、精确的编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划出一道道壮美航迹。

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大队飞行员魏星动情地说:“驾驶战鹰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是我一生的荣光。”

在魏星看来,受阅任务考验的归根结底还是对战机的操纵能力。“平时训练水平过得硬,随时都能接受检阅。”在日常训练中,魏星与机组成员深入研究编队飞行技术、复杂气象条件、特殊情况处置等问题。

“祖国利益所至,航迹必达。”魏星说,“我的内心涌动起澎湃力量。我明白,守护壮美山河,就是我们的使命所在、职责所系。”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04日 第 13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和平的力量
下一篇:二〇二五年九月三日的历史回响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