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萨师俊:誓与军舰共存亡

新华社记者 邓倩倩    2025-07-24 08:29:43    人民日报

在福建福州市中心的安泰河畔,朱紫坊22号萨家大院饱经沧桑。叩开红漆大门,挂在厅堂里的萨家先烈画像映入眼帘,在我国近代海军名将萨镇冰的画像旁,悬挂着的是他的侄孙、海军抗日英雄萨师俊的画像。

一艘中山舰模型、一枚萨师俊私章,被后人珍藏在玻璃橱柜里,寄托着对他永远的缅怀,传颂着“武官不惜死”的萨氏家风。

萨师俊,又名萨本俊,字翼仲,1895年出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市区)的雁门萨氏家族。在海军世家的熏陶下,他自幼便以洗雪中日甲午海战之耻为奋斗目标。他曾对兄弟说:“强国莫急于海防,忠勇莫大于卫国,我兄弟宜习海军。”

投身海军报效国家的种子早已埋下。萨师俊考入烟台海军学校学习,毕业后服役于中国海军。历任江贞、建安两舰副舰长,公胜、青天、顺胜、威胜等舰舰长,海军闽厦警备司令部副官处长、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部参谋等职。

在顺胜号舰长任上,萨师俊曾率内河炮舰完成由上海至福建的海疆巡弋,创中国内河炮舰海巡先例。他常以“服役海军,必须勤奋忠勇,力争上游”的座右铭鞭策自己。

1935年2月,萨师俊被委任代理中山舰舰长一职,不久被正式任命为该舰第十三任舰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萨师俊于1938年6月参加武汉会战,率部在长江水域执行施放水雷及运输任务,历经各次战斗。是年10月,日军逐步进逼武汉,中山舰奉令调到武汉金口封锁航道。

10月24日,日军大举出动袭击中山舰。萨师俊指挥战士们勇猛还击,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击落敌机3架,激战数小时。当日下午,日军再次派出6架轰炸机进攻中山舰。由于缺乏空中飞机的保护,孤军迎战的中山舰处于劣势。在惨烈战斗中,炸弹击中舰体左舷,使舵机失去控制,后又击中舰桥右侧,火光冲天。

不幸,萨师俊被炸断了双腿倒在血泊中。士兵们想护送他到舢板上离开军舰,但萨师俊拒绝撤离,誓与军舰共存亡。他坐在甲板上高呼杀敌,直至中山舰沉没,壮烈殉国,年仅43岁。

是役,中山舰共阵亡官兵25人、轻重伤20多人,是抗日战争中伤亡官兵最多的一艘军舰,萨师俊成为抗战时期阵亡的职衔最高的海军军官。

站在祖宅厅堂里,萨氏后人追忆起长辈讲述的一幕:当萨师俊壮烈牺牲的报丧消息传回福州萨家,众人悲恸不已。在萨家大院举办的追悼会上,政界、海军界及亲朋乡邻前来悼念。

“彼时中国海军与日本海军的实力相差悬殊,但萨师俊等一众中山舰将士英勇抗敌,‘纵死犹闻侠骨香’,体现了中国海军军人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也成为抗战艰难时刻鼓舞国人的耀眼星光。”海军史学者陈悦说。

中山舰沉没半个多世纪后被整体打捞出水,修复保存在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以供后人瞻仰。在福州三山陵园里,家乡人为中山舰福州籍抗日将士树立起一座纪念碑。每年清明节,烈士后人及社会各界人士都来此缅怀追思。

纪念碑旁,青铜雕塑定格以萨师俊为首的将士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悲壮瞬间,时刻提醒着人们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

(据新华社福州7月20日电)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24日 第 06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四军模范政工萧国生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