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敌后军民创造地道战、地雷战等歼敌方法

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2025-07-31 08:16:07    人民日报

八路军从地道转向房顶打击敌人。
河北保定市冉庄地道战纪念馆供图
 

游击队采用“麻雀战”打击日寇。
山西晋中市太谷区委宣传部供图
 

民兵在村口埋设地雷御敌。
山东海阳市地雷战纪念馆供图
 

为解除“南进”的后顾之忧,从1940年下半年起,日军加强了对中国敌后根据地的“扫荡”,又进行了“清乡”“蚕食”“治安强化运动”等进攻。

为了适应困难时期严酷的斗争形势,中国共产党发扬自己的军事、政治优势,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领导敌后军民同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

在民兵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下,我军运用地雷战、“麻雀战”、地道战等多种形式,顽强地与日军斗争。

当敌人“蚕食”推进时,主力部队、游击队和民兵紧密配合,乘敌立足未稳给予坚决打击;当敌人建立据点、碉堡时,抗日根据地军民以坑道爆破和地面游击结合,对敌进行围困,使其断粮、断水,难以立足;在时机有利时,则集中优势兵力,进行交通破袭战。

冀中地区民兵抓住日军外出活动的规律,创造了埋伏在碉堡附近、日军一出门便给以痛击的“堵门战”和埋伏在树林、村边活捉敌零散人员的“捕捉战”。山东地区民兵在开展“麻雀战”的同时,还开展了沿日军行军路线的“车轮战”、同日军转圈子的“推磨战”,以及一处打响、四处驰援的“蜂窝战”。日军在太行山腹地活动时,几乎是“遍地枪声响,村村打日军”。

烽火岁月里,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抗日军民活跃在敌后战场,依托高山密林、江海湖泊、平原地道,战胜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使抗日根据地得到恢复和巩固,为转入局部反攻创造了重要条件。

(本报记者徐雷鹏整理)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31日 第 14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姜谔生:四次被捕 力促统战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