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专题 > 一见 > 正文

一见·做好城市工作,这个会议划重点

2025-07-17 08:51:18    人民日报客户端

14亿多人口,9亿多人常住在城镇。不断提高的城镇化率,满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份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于心。7月14日至15日,时隔十年,党中央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

 

 

回顾这十年,走遍大江南北的一座座城市,习近平总书记边调研、边思考、边总结、边谋划,各地告别“摊大饼”“翻烧饼”,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回顾这十年,各地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以贯之。

如何做到?怎样“一以贯之”?

目光,投向这次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有关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铺展开新时代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宏阔图景,也细化为一项项具体入微的实际举措。

比如,对千家万户关心的住房品质问题,会议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从追求“有房住”,到追求“住好房”,这项措施,顺应的是城市工作的新形势、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再如,对和人们息息相关的城市生态建设问题,会议明确,“采取更有效措施解决城市空气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协同增效,蕴藏着辩证方法论,揭示了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

坚持系统观念,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凝聚在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等一项项科学部署之中,桩桩件件,体现以人民为旨归。

这个旨归,贯穿制度性的长远安排。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再到这次会议,强调“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深层次的城市治理变革持续推进。

这个旨归,映照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

且看“一正一反”两个故事。一味扩张,占海域面积49.96公顷的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二期工程,2016年完成主体填海,带来的却是三亚河污染加剧等“政疾”;下“绣花功”,曾经私搭乱建的北京胡同,电线入地,雨污分流,疏解整治促提升,变了面貌:胡同最窄处不到1米,建设施工全是人拉肩扛一点点干出来的。

怎么建设城市、发展城市?这次会议明确提出: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思路一变天地宽。如今,凤凰岛二期工程完成拆除整改,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海南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切实扭转“向海索地”;实践最有说服力。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正在并将继续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2024年,27座城市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

这个旨归,体现共产党人的时间观。

把视角定格在一座城。如今的上海,已实现黄浦江、苏州河中心城区岸线的历史性全线贯通,全长近百公里。曾经的“工业锈带”,变身可游可赏的“生活秀带”,这条绵长的“秀带”上,新经济、新空间、新产业蓬勃生长,科创、文化、时尚等要素加速集聚。

怎么做到的?一位当地干部讲得实在:“这项工作涉及多个行政区和部门,难题太多了,全靠‘劲往一处使、一锤接着一锤敲’!”

再将视野,投向这场时隔十年之后的会议,有关要求鲜明而有力:“深刻把握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着力提高落实各项任务部署的能力”“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一锤一锤,实打实;一年一年,铆足劲。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壮阔图景,令人期许。

策划:王斌来、杜尚泽

撰文:孙振

海报:田兴洲

编辑:胡笑源

校检:李金昱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一见·从这场会议,看中国城市工作的变与不变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