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是什么让昆曲在新生代心底萌芽?美育如何从边缘课程变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元素?近年来,苏州大学开展新时代高校美育教学改革研究,构建美育课程、校园文化、艺术实践、艺术展演“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不仅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审美需要,更在“美美与共”中开辟了一条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新路径。
日前,教育部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启动本科毕业论文抽检试点工作。该办法明确规定,从2021年1月1日起,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对象为上一年度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从加强就业教育、优化就业服务、全部落实岗位等方面抓好今年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今年5月底确保90%的公费师范生通过双向选择落实任教学校,公费师范生离校前须全部落实任教学校
中消协1月29日表示,近来涉及教育培训、健身、家政等预付式消费纠纷显著增加,强烈谴责和反对“跑路前促销”的不良营商手法。企业跑路前还在搞促销,可能涉嫌合同诈骗。
2021年春节临近。部分留在学校过年的学生是否能得到妥善安排?个别地方擅自“加码”防疫要求是否合理?春节期间农产品供应能否满足需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1日召开发布会,对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
美育是价值观,是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美育就是生活,是诗意的栖居。浸润在美的氛围里,心灵便会沉静如潭,此时,我们能更敏锐的感悟情感之真,发现自然之美,洞悉道德之善,继而更好的接受美、表达美、创造美、传播美,并使之沉淀为修养修为,塑造充满魅力又自由的灵魂。
近期,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加之春节、寒假将至,校外培训场所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防止出现因校外培训造成疫情扩散,规范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减轻学生过重校外培训负担,教育部提醒。
北京市教委日前出台《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市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明确提出竞赛要做到“零收费”,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
近日,记者从广州市教育局获悉,广州通过购买服务、社区派驻、专业托管、自主招聘等方式,基本形成多渠道配备校医的新局面,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序开展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日前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0.56%,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4.36个百分点。
日前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持续改善,6—17岁的男孩和女孩各年龄组身高与2015年相比平均分别增加了1.6厘米和1厘米。
近期,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接连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进行了系统深入部署。1月27日,教育部召开2021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