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党和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应该怎样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师生们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了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东南大学组织了多场讨论会。师生们畅所欲言,结合过往经历和对未来的期盼,分享自己在学习、教学、科研中的体会。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体育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从财务管理体制、资金筹集、资金营运、资产和负债管理、收益分配、财务清算、财务监督等方面作出规定。
玉树藏族自治州八一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王俊在2006年和球友组建了一支足球队,并夺得2006年青海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男子足球项目冠军。这让王俊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也让他进一步思考能否让更多人参与足球运动,强身健体,享受足球带来的乐趣?想要推动当地足球运动发展的种子,在王俊心里种下。
3月27日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记者27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日前印发专门通知,决定从27日起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主题活动。
今年2月,复兴区教体局实施了一项改革举措:通过听证会遴选校外培训机构的方式,试点先行,创造性地将校外优质课程资源引入校内课后服务,以缓解校内课后服务课程资源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在学校的鼓励下,教师参加“校园爸妈”活动的主动性越来越高。他们随时关注“校园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每逢生日、儿童节都会精心选购礼物,节假日还会带着他们外出游玩,爬山、看电影、逛博物馆,又或者带回家中,与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中途有教师调走,马上会有新的“校园爸妈”接力。
因为父母离异,还和同学产生了矛盾,浙江省龙游县华岗中学学生小禾开学后情绪一直比较低落。班主任马慧敏登录“走心驿站”平台后,录入了她近期的观察数据、心理测试结果以及家访状况。结合小禾小学阶段的数据,后台的分析模块很快得出研判和干预策略。“全程无感采集、无痕推进,学生不会感觉是在被‘诊疗’。”马慧敏说。
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供需方面,民进中央发现专门性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数量偏少、层次偏低。比如,我国12所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每年招收约两万名职教师范生,且都没有教育博士学位授予权,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对博士学历教师的补充需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国际理解”理念并积极倡导实践,这有利于减少跨文化交流的矛盾和障碍,也深化了国际教育界对学习者“核心素养”的认知,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把“全球素养”确定为学习者“核心素养”的主要维度之一。
不久前,几则关于“熊孩子”面对动物行为失当的新闻报道集中出现。前有江苏无锡一男童在动物园追打孔雀,后有云南昆明一对父母带着孩子试图强行将海鸥塞入瓶中带走。新闻中的两个孩子对动物表现出好奇,却在行为上实施着伤害,着实让人痛心。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大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聘用专职心理教师、开设心理辅导特色课程、培养建立班级心理委员队伍等方式,增强区内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图为江北区洪塘实验学校的心理教师近日在心理辅导室与学生一起做沙盘游戏。
2023年3月24日上午,人民研学网平台启动暨全媒体实践教育研讨会在人民日报图书馆举行。研讨会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主办,《人民周刊》杂志社、人民日报出版社融合发展中心承办。
随着时代的发展,摄影这门艺术类高校的专业基础课,无论在课程目标方面还是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摄影系将传统摄影技术与数字影像技术相融合,将纯摄影经典创作和当代影像创作相融合,将摄影理论与当代艺术理论相融合,为促进新时代摄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从数据看,202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专任教师1880.36万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分层级看,各级各类教育均取得显著进展。
3月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专任教师1880.36万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
向数字时代转型需要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教育,因为教育是使青少年具备数字化社会所需知识和能力的主要途径。21世纪以来,为推进数字教育发展,欧洲实施的相关政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体现了教育者对课程标准方向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的深刻把握与敏锐洞察,为课堂教学变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目标。学校教育必须由强调“知识本位”向“素养立意”转换,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让教育回归教化本质,改变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助力“双减”真正落地。
培育师范生数字素养,是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当前,数字技术和数字教育给教学方式和育人方式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教师既是数字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也是数字教育的创造者和实施者,数字素养成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
当前,网络信息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信息化既可能提升数据融通和利用的效率,也可能限制和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引发安全担忧。因此,需要坚持网络主权、用好网络治权,走稳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一体两翼”式发展的自主道路,并着力建立对未成年人等重点群体优先保障的治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