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埃及首都开罗以南约1300公里,奥韦纳特地区沙漠深处呈现两种色彩:一种是无垠的黄——延伸到地平线的撒哈拉沙漠;另一种是灵动的绿——井水浇灌出郁郁葱葱的农田。近9年来,中国中曼集团在埃及累计打水井680余口,井水灌溉使荒漠变为良田,不仅为埃及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也为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信件发出后没几天,我便得知习近平主席复信的消息。我深感荣幸,也深受鼓舞。”年逾七旬的南非前资深外交官、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名誉教授赫特·格罗布勒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老挝首都万象北部约90公里的山坳里,坐落着一个有400余户家庭的村落——桑通县版索村。曾经,这里的村民行路难、饮水难、种田缺少灌溉设施,全村超一半家庭属于贫困户。现在,经过中国减贫援助,这里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9月3日,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了阅兵仪式。这次盛大活动令人难忘,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强大能力。那腾空而起的8万羽和平鸽与8万只气球,是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全人类共同价值着眼于人类未来发展前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情怀和使命追求,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确理念指引。10年来,全人类共同价值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凝聚起不同国家人民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不断汇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力。
“这对世贸组织而言是一个关键时刻。中国的决定体现了其对建设更加平衡和公平的全球贸易体系的承诺。”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表示,中方发出了支持世贸组织改革的强有力信号,中方这一举措“无疑将为相关讨论注入活力,助力我们建设一个更加灵活、高效的组织”。
参观高新技术企业,感受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访问国际氢能中心,了解能源转型的中国作为;走进京郊美丽乡村,体验乡村全面振兴成果……第二届东南欧国家官员及青年代表中国乡村行活动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9个国家的18名代表探访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中关村东升国际科学园及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辛庄村等地,感受中国高质量发展脉动,见证美丽乡村建设成就。
挪威城市克里斯蒂安松靠近北极圈,这里海水冷冽澄净,气温常年较低,独特的北极圈环境孕育出独特的冷水海藻。过去人们很难想象,海岸边随处可见的褐色海藻,如今已成为生物制剂的核心原材料,蕴藏着提升农作物品质、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业绿色转型的巨大潜力。近日,本报记者来到挪威海藻开采场,对这一前沿领域一探究竟。
9月17日至24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悉尼中国文化中心联合组织的澳大利亚旅行商踩线团一行9人,实地踏访桂林、河池、崇左、南宁等地的代表性景点,亲身体验广西旅游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感受“秀甲天下 壮美广西”的山水之美和人文之韵,与当地旅游从业者共探合作新机遇。
近年来,在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框架下,中国农业专家组持续助力乌干达农业提质升级——水稻单产增长数倍,小米新品种实现推广,稻田里养鱼增收致富,农业产业园多种经营……合作成果实实在在,成为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
“印尼与中国不仅在双边关系上实现互利共赢,也在二十国集团、东盟—中国、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共同维护全球南方国家的利益。”布迪曼说,印尼和中国深化全方位战略协作和发展战略对接,共同致力于完善全球治理、促进公平正义。“世界正在见证,全球南方在塑造新的全球格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消费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电子垃圾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德国、日本、比利时等国积极采取行动,制定相关电子回收利用率标准,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提升专业拆解和处理技术,提供以旧换新补贴措施,大力普及回收再利用等绿色环保理念,促进了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在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同时发展了循环经济,带来环保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一辆白色电动出租车沿拉布拉塔河平稳行驶,不一会儿就驶入附近一处电动汽车充电站。“只需90分钟就能充满电,一次满电能跑300公里,比过去省心、划算太多了。”司机胡安在快充站一边等待,一边向记者介绍,电动出租车每公里的能耗成本只有燃油车的1 6,“既环保又省钱”,在乌拉圭推广电动汽车非常有意义。
9月23日,南非—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大会暨第九届中国—南非贸易博览会开幕式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驻南非大使馆与南非贸易、工业和竞争部联合主办,吸引500余家中南企业参会交流。
本届博览会以“深化互利合作 推进合作共赢”为主题,近6000名国内外嘉宾和参展商、1500余家企业汇聚一堂。载人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车、智能远程控制采煤设备等产品集中亮相,科技氛围十足。除草车、城际快递配送车、货运卡车等,一台台无人驾驶车辆依次排列,每一款都代表着智能制造的新成果,纷纷向参观者展示“绝活”。
自1982年与武汉缔结德中之间首对友城关系以来,杜伊斯堡市通过积极务实的举措推进德中地方交往。杜伊斯堡中国节是德中友好和地方合作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和深化德中人文交流、民间往来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