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当地时间6月1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斯塔纳独立宫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主旨发言,系统阐释“中国—中亚精神”的深刻内涵,宣布进一步加强中国中亚合作的务实举措,引发中亚各界人士热烈反响。
“在地缘政治动荡和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中国—中亚机制为多边合作提供新范式,为地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乌兹别克斯坦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外交中心主任萨比罗夫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极大促进了中亚国家和中国相互尊重、长期互利的合作关系。
日前,记者走进第十九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钟鼓楼、景山、前门等北京中轴线上的代表性景观映入眼帘。这是影像作品《北京中轴线的春天》里的一幕,视频里的自行车铃声、人声等,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北京中轴线在保护传统的同时焕发出的活力。
会展业是许多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迪拜世博城多举措推进绿色办展,成为全球会展业加快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阿联酋、德国、新加坡等国围绕会展行业出台各类政策措施和行业标准,包括推广绿色建筑认证、普及可再生材料使用、鼓励碳中和场馆运营、推动绿色交通运输、设立可持续奖项等,促进会展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近年来,巴西外卖市场快速扩张,本土外卖企业iFood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已拥有超过6000万名用户。该平台官网显示,当前月处理订单量约1.2亿单,与超过36万名外卖员及40万家餐厅合作。根据巴西酒吧和餐饮协会的一项研究,iFood在巴西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
近年来,随着中国医疗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周边国家的患者选择来华就医。打造跨境医疗紧急救助工作机制,在医疗机构设立中外友好病房,布设双语导诊标识,组建外语志愿服务队……中国多地优化涉外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中外医疗合作,在增进中外民众健康福祉的同时,促进中国和周边国家民心相通,助力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中国与中亚五国是实现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路人。2023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西安成功主持召开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迈入了新时代。2025年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主席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两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不断加强现代化理念与实践交流,推进发展战略对接,协力推动现代化进程,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给地区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国与中亚交往历史悠久,丝路情谊赓续千年、传承至今。从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举办至今,中国与中亚旅游交流日益密切,成为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目前,中国与中亚的旅游交流实现“双向奔赴”,互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互访游客数量明显增加。中国与中亚正携手推进交流与合作,续写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
6月9日至13日,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在法国尼斯举行,汇聚了来自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余名代表。大会针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发布《尼斯海洋行动计划》,呼吁各国采取紧急行动,携手保护蓝色星球共同未来,为全球海洋治理提出方案。中国在相关领域的贡献受到与会者积极评价。
日本共同社报道说,当前日本米价仍维持在每5公斤4000日元以上的高位,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一度达到历史最高价。日本大米还是面临“吃不起”的状况,不少日本人不得不放下米饭,改吃面条、面包甚至土豆。能否将米价降至政府提出的“3000日元区间”,仍备受舆论关注。
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国家达成系列合作共识,其中包括“发起中国—中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深化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合作”。中国和中亚国家携手推进一系列绿色发展项目,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注入绿色动能。
“中国是哈萨克斯坦乃至整个中亚地区至关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国—中亚合作机制搭建起地区互利合作的重要平台,其意义重大、前景广阔。”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长兼国立农业研究大学校长阿赫勒别克·库里什巴耶夫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6月14日,以“文明与和平: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为主题的“古都文明对话”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希腊以及联合国的代表、专家学者与青年学子围绕“文明与社会”“创新与未来”等话题进行探讨。
从广西贸促会获悉,6月12日,2025年广西生态环境与大健康产业推介会在日本大阪举办,活动旨在搭建生态环保、健康养老、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合作平台,促进中日交流合作。
自去年11月中国对韩国公民实施免签入境政策以来,“中国游”在韩国持续升温。从年轻人热衷的“周五下班去中国”周末游,到韩国社交媒体上的大量“赴华旅游攻略”等帖子,赴华旅游热潮涌动,更多韩国民众进一步走近中国、了解中国。
哈萨克斯坦科学和高等教育部官员日前表示,该国计划在高考多个环节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以提升考试管理的科学性和公平性。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将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战略之一,通过政策扶持、教育改革以及国际合作等举措,积极培育本土人工智能人才并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中非各界人士表示,中国以更加务实开放的举措,加快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不仅将为中非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也将有力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推动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东南亚地区拥有众多优良深水港,是连接东西方货运的重要通道。根据全球物流和货运协会不久前发布的《2024东南亚货运评估报告》,东南亚国家正加快投资和扩建现代化港口基础设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贸易需求,打造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