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当前,上海的疫情形势比较严峻、复杂,坚定执行‘动态清零’是最佳选择,也是最佳方案。”4月10日,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说。上海市本轮疫情有何特点?防控的难点在哪儿?实行“动态清零”有何意义?记者在上海采访了梁万年。
“用药如用兵,命医犹命将”,打仗用兵讲求计策,中医治病用药也十分讲究配伍。意思是说,医者治病需通晓药性:用之得当,疾病可消,犹如兵家用兵,旗开得胜;若不谙药性,用药不当,不仅病邪难去,还会反伤正气,甚至贻误性命,犹如用兵不当,一败涂地。“历代医家有名者,必善用药。”
情绪因素会导致肝失疏泄,不能调畅气机,进而引起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出现急躁、易怒等症状,而到了晚上仍然肝火上扰,夜不能寐,保持着半梦半醒状态。加之肝主藏血,调节功能下降后,使人在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后会出现心失所养,引起梦话等症状。
生活中,可以将规划运用到每件大小事中。先将想做的事情列个清单,尝试在执行过程中不参考笔记,完成后与笔记对照,不仅有益于高效完成工作,还能锻炼大脑。为了更好地实施,在这里提供几个选择。
美国“每日护理”网站最新刊文指出,老人定期进行一些简单练习,可强化关键肌肉和关节,改善平衡,降低摔倒风险,并推荐10个简单动作。专家特别提醒,老人运动,安全第一,防摔倒练习也不例外。
当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痴呆列为全球重点健康问题。痴呆症老年人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常常表现为失用、失语、失认、视空间功能受损、计算力下降、人格行为改变等特点,随着病程延长,认知受损逐渐加重,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晚期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和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的老年医学家发现,减少老年人的衰弱是预防痴呆症的有效策略。即使对有遗传风险人群,衰弱也是痴呆的一个强风险因素。但好处是,它能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改变。
“我生于1940年,是一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的医生。病人常问:您走路轻健,把脉看病,毫无倦意,有何养生妙招?答曰:上善若水,淡泊名利;适度运动,不妄作劳;读书打字,活跃大脑;饮食有节,粗细杂合;戒烟限酒,其乐无穷。”
10日上午,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首批患者700多人出院。在当天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健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介绍,截至9日,已有出院患者和解除医学观察人员1.1万多人。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帕金森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多在60岁以后发病,但其实在年轻人中,同样也会出现帕金森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帕金森病来说非常重要。
春天来了,对现在的人们来说,认识和辨认野菜,亲近植物,嗅闻植物和泥土的芬芳,既是认识生命的规律,也是认知农业生产过程,了解万物生长的原理。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是一个增长知识、格物致知的好机会。
春来已至,万物生长。很多人喜欢自己动手,养殖蔬菜,比如在家生点豆芽。作为豆子的后续生长形态,豆芽体内发生了哪些变化?是不是比豆子更有营养呢?对此,上海市疾控中心分享了相关知识。
赣鄱大地百草香。江西拥有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保护好、发掘好、传承好中医药是重要发展课题。前不久,笔者到江西几处药材产地采访调研,看到一些地方推动中医药材高质量发展,不少创新做法令人眼前一亮。
据北京急救中心官网消息,近期,北京急救中心对一名在某地铁站附近突发抽搐、晕厥倒地的成年男子进行了救治。北京急救中心提示,癫痫发作(抽搐)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疾病,以下正确的急救方法大家应该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