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美国莱斯大学量子材料科学家发现,当原子做圆周运动时,它们也能创造奇迹:稀土晶体中的原子晶格受到一种名为手性声子的螺旋形振动被激活时,水晶就会变成“磁铁”。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
由西班牙和美国科学家主导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利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发现了迄今已知最遥远的类银河系棒状螺旋星系,其已超过110亿岁,这一发现可能意味着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理论的某些方面需要修正。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
据了解,热木星是大小与木星相近,但轨道周期一般不超过10天,且非常接近其宿主恒星,表面温度很热的一类太阳系外行星。1995年,第一颗热木星——飞马座51b 被发现,它的发现者也因此获得201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过去一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根据美国非营利组织“气候中心”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全球约有73亿人连续10天以上暴露在受全球变暖严重影响的高温之下,其中有1 4人口在过去一年经历了危险的极端高温。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联合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研究揭示了深海海底峡谷的微地貌特征及演化过程。近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Sedimentology。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成功地在纯晶体中捕获到电子。这是科学家首次在三维(3D)材料中实现电子平带。通过一些化学操作,研究人员还展示了他们可将晶体转变为超导体。这一成果为科学家在3D材料中探索超导性和其他奇异电子态打开了大门。
近日,一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显示,科学家在位于加拿大巴芬岛的火山岩里检测到了“惊人数量”的稀有氦同位素:氦-3,这一发现为“惰性气体正在从地核‘泄漏’”提供了有力证据。研究团队指出,在陆地上发现如此高含量的氦-3是一个重大发现。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8日报道,英国和日本科学家对穿过太阳的声波开展的测量显示,太阳可能比人们以前认为的要小,这一发现或将改变人们对其内部结构和行为的理解。相关论文已提交论文预印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