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历经持续开发、运营测试和迭代,一年前,南露天煤矿实现了203台无人驾驶矿卡上线运行,不仅成为国内单体矿山车辆规模最大的无人驾驶项目,还超越海外单矿108辆的原有纪录,成为新的全球第一。“如今,有243台无人驾驶矿卡在南露天煤矿运行,其中,原煤运输工序有48台。”张磊说。
近日,武汉—黄石—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覆盖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的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全面建成,四省电网最大受电能力分别提升500万、600万、370万和500万千瓦。图为黄石1000千伏变电站。
以前,受生产技术和运输条件限制,传统铁路线由12.5米或25米的钢轨铺设,钢轨间由接头夹板连接。为防止钢轨热胀冷缩影响线路平顺运行,钢轨间留有6毫米缝隙。当火车通过缝隙时,车轮与钢轨碰撞,就会发出“哐当”声。现在,随着技术进步,接头夹板被焊接技术取代,钢轨无缝连接。没有了缝隙,也没有了列车噪声。
11月4日0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干净明亮的检修间内,摆放着智能检测试验设备。卢红斌把一个巴掌大的高度调节阀安装到试验台上,点击鼠标,开启功能试验模式。“嘶嘶——嗡嗡——”霎时间,进气排气声、电机转动声、电磁阀吸合声交织在一起,操作台面的按键指示灯依次闪烁……
当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碰撞”,能产生多大的能量?前不久,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授予人工智能相关研究的学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近年来,我国科学家也在多个领域探索“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人工智能技术与科学研究加速融合。
如果把时间的尺度再拉长,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展了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在无样板可依、无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几代科研工作者接续攻关,推动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上架的大国重器中,有17件带有‘全球首个’或‘国内首个’标签,11件为‘全球之最’‘国内之最’,涉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国资小新淘宝店铺负责人说。
10月29日上午,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介绍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相关情况。
如果我们在日全食期间观察太阳,会发现太阳周围有一圈晕状结构,这是太阳大气最外层的日冕,其中的磁场长久以来难以测量。近日,北京大学太阳物理研究团队历时8个月,绘制出114幅日冕磁场分布图,就像为日冕拍摄了一部持续演化的“大片”,第一次清晰展示了日冕磁场在数月的时间里如何变化,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上。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20年来,凝结着无数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探月工程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攻关,在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空间作出了重大贡献。
生成剧本初稿、缩减科研周期、构建智慧工厂……近年来,人工智能成为推动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是辅助高精尖的科学研究,还是在视听创作上的应用,人工智能已经展现出强大效能,加快赋能千行百业,为创新创造开辟了新的空间。本期报道关注电影创作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呈现人工智能在文化产品生产方面的巨大潜能。
金砖创新基地启动建设3年多来,累计发布5批177项重点任务清单,举办40多场高规格国际交流活动,建成8个新工业革命领域赋能平台,推出超百个金砖示范项目。金砖创新基地已成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2022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上宣布建立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网络。作为该网络的重要载体,位于云南昆明市的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平台持续完善机制建设,促进金砖国家深化技术交流,合作成果不断涌现。仅2023年一年,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就集中签约了23项科技合作重点项目,签约金额超过72亿元人民币。
在宁夏六盘山、甘肃祁连山、黄土高原泾河流域等地,王彦辉和于澎涛持续二十多年研究林水协调多功能管理,长期的实践探索和丰富的成果积累,让他们对“三北”地区林业高质量发展有更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