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多亏你们巡察组,出个门终于用不着再绕很远的路了,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近日,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委第三巡察组在南铁嘉园小区实地回访时,居民们开心激动地说道。
近段时间以来,在一些中小学周边,文具店、小卖部销量最好的商品不是文具,而是各种类型的卡牌。有读者来信反映,校园附近大量销售各类卡牌,学生之间出现互相攀比的现象。记者在湖北省多所小学附近的商店调查发现,不少动漫都有周边卡牌在销售,放学后组团买卡的孩子为数不少。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型网络暴力也浮出水面。例如,近期就有媒体曝光,有人恶意侵入正在直播的网课实施所谓“网课爆破”,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教学秩序,更给人带来实际的心理创伤。
卫生间漏水、阳台墙侧漏、墙面突然起皮……不少人都遇到过房屋漏水问题的困扰。找谁修、怎么修,一些人求助网络平台。可有的消费者漏水问题没解决,还因为经营者的不诚信,踩到“消费坑”。
有些中介机构却假冒银行名义,对消费者设下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等陷阱。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有关负责人及业内人士介绍了一些非法中介机构惯用的手段,提醒消费者擦亮眼睛,谨防受骗。
湖北枝江市读者王玥前段时间去外地旅游,发现很多网友都在推荐一家炸串小吃店。王玥满怀期待来到这家店,不大的店铺里挤满了等待的顾客。等了一个多小时,王玥才拿到食品,发现除了价高量少外,所谓的“色香味俱全”原来是用浓重的酱汁和厚厚的蘸料营造出来的。“没吃几口就觉得腻,而且食材也不太新鲜,有点失望。”王玥说。
近期,在部分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平台上经常能看见这样的广告语,推广一些号称可以通过刷视频赚钱的APP。刷刷视频就能赚到钱,看上去颇有吸引力,但其中套路不少:有的宣传用语极尽夸张,根本无法兑现;有的在提现过程中设置了许多门槛;甚至有些不法分子制作非法APP,借此设局欺骗消费者。
国家医疗保障局近日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通知明确,将规范口腔种植医疗服务和耗材收费方式、强化口腔种植等医疗服务价格调控、精心组织开展种植牙耗材集中采购、实施口腔种植收费综合治理。
如果能够适时推出小规格、少剂量的包装,按照需要分装购买,就能减少由于包装造成的浪费。实际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明确规定,营业场所应具备药品拆零销售所需的调配工具和包装用品。但现实生活中,拆零销售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地执行。
近年来,过期药品的危害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不过,在清理过期药品时,将药品送至何处却成了难题。笔者想将过期药品交送专业机构回收处理,却不知道回收点在哪里,通过地图搜索“药品回收”也找不到确切回收地点。
药品同食品一样,会过期也会变质。服用过期药品,存在不小的危害。过期药品的药效不稳定,服用后不仅没法发挥药效、治疗疾病,甚至还会贻误病情,导致病情加剧。有些过期药品还会发生变质,服用后不仅会引起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地方开展了药品回收工作,并形成了长效机制。近年来,甘肃省针对过期药品回收开展了很多探索。兰州市市场监管部门自2018年起连续多年组织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指定联办的上百家药店为回收点,市民送来过期药品即可获得小礼品。截至目前,白银市已有142个过期药品回收点,集中无害化销毁居民家庭过期药品2000余公斤。
虚假发货是指商品物流信息存在明显异常、各类商家未真实发货的情况。四川宜宾市缪女士也有过类似经历,她在网上买了一瓶防晒霜,下单后半个月物流一直显示“已揽件”。“明明没有发货,商家却用一个快递单号欺骗消费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缪女士很不解。
近些年,每到中秋节前,月饼过度包装的问题都会引起关注。不管如何提醒,仍有个别企业为了吸引眼球,费尽心思打造奢华包装。有些品牌用红木等贵重材料制作月饼盒,有些厂家在月饼盒里混装高档酒水、茶叶等高价值商品,借以抬高月饼价格。这样的过度包装,助长了攀比之风,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水果包装“虚胖”,有的确实是生产者担心水果运输时破损而影响口碑,又缺乏更有效的包装材料和技术,为了稳妥,对水果“里三层外三层”包装予以过度保护。有的却是商家刻意多用包装物、填充物,以增加毛重谋取更多利润。
当前,不少食品开始使用独立小包装。初衷是大包装打开后,食品仍可以被方便地储存和携带。不过,这项设计在部分商家手中变了味。小商品大包装,简单商品复杂包装,引起不少消费者质疑:花钱到底是买商品还是买包装?
“定点还车”模式解决了大量共享单车无序停放的问题,引导消费者规范停放车辆,也让找车、用车更加方便。不过,有不少读者反映,在“定点还车”模式下,共享单车“停车难”的问题较为突出:找不到停车点、找到后无法还车、停车点已满只能骑到远处继续找……这些也成为共享单车出行的新痛点。
近来,多地气温创新高,但仍有一些户外劳动者在酷暑中坚守工作岗位。不少读者来信反映部分地区高温津贴标准偏低,建议调整。目前,一些地方陆续上调高温津贴标准。比如,河南省自今年6月起,将高温津贴由每人每工作日10元调整为15元,发放时间从每年6月至8月调整为6月至9月。
一位顾客连续3天都点同一种外卖餐食,每次都给出差评,理由是菜没有放盐、饭菜内有异物等。被投诉的北京某餐饮门店的老板表示疑惑:店内用餐的消费者极少反映吃出异物等情况,外卖用的食材、操作过程与店内一致,为何屡屡出现问题?他怀疑被“恶意投诉”,遂反馈给了外卖平台。近日,在各方协商下,顾客撤销了投诉。
从后知后觉吃到预制菜,到烫头分区收费、纹眉按根收费,再到只能打粉后才能称重计价的保健品营销策略,消费市场上,神出鬼没的“刺客”不只有雪糕。在消费者不能全面知悉商品信息的情况下,难免被“刺”上一刀。面对防不胜防的“刺客”套路,维护消费者权益应以何为“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