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停车设施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停车收费问题也是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对此,专家和读者建议,应该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共治的停车收费治理体系,加快路内临时停车、智慧停车建设,合理统筹城市道路公共空间资源,保障城市生活品质与居民幸福感。
记者调查发现,“网络算命”已经形成了固定套路和专门话术,比如先用免费服务吸引消费者,然后再用恐吓、威胁等话术,要求消费者购买相关物品和服务。在交易方面,往往通过红包、转账或打赏等方式,以此规避相关部门的监管。高额的利润甚至催生出一条分工专业的“产业链”,其中包括营销、中介、客服等多种角色。
记者找到一家视频网站创作中心发布的《社区公约》,其中明确列举了网站禁止发布和传播涉及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导向的各项内容,并将粗口归为未成年人不良导向一类,会危害或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而说脏话的视频竟然能审核通过,说明视频网站的审核机制存在漏洞。
人脸识别技术在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被滥用的趋势也愈发严重。尤其是在“刷脸”过程中,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大量信息都被采集并储存。一些经营者滥用人脸识别技术侵害自然人合法权益的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关注和担忧。
3月20日,本报读者来信版刊登《小区公共空间 岂能占为私有》一文,反映天津河西区恩德东里和恩德西里小区没有划定停车位,部分居民使用破旧的自行车、三轮车、椅子和绳子等物品占用公共空间作为自家车位问题突出。来信见报后,河西区越秀路街道立即对相关问题进行核查整改。
汽车“盲订”存在的风险值得关注。在读者来信和网友留言中,有不少反映“盲订”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问题。其中,反映最多的,莫过于“所得非所买”。在人民网“人民投诉”栏目中,有网友留言:“我订购了一辆新能源汽车,等了5个月才交付,结果销售告诉我电池不是此前宣传的知名品牌,而是换成了另外的品牌。”
2月13日,本报读者来信版刊登《私搭铁皮屋顶存在安全隐患》一文,反映安徽宿州市萧县萧城一中附近部分房屋屋顶加装了铁皮,其质量参差不齐,安装标准也不统一,存在安全隐患。来信见报后,萧县县委、县政府召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并要求各相关单位迅速展开调查,弄清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措施。
琳琅满目的超市货架上,一款饮料号称是“可以喝的玻尿酸”,即使价格比其他饮料贵出三四倍,也有消费者愿意买单;一罐蜂胶产品,打出“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招牌后,销量大涨;一条蚕丝被,将“天然纤维”与“呵护肌肤,延缓衰老”联系在一起,身价倍增……近年来,消费领域市场竞争激烈,有的商家别出心裁制造了不少营销新概念。不少消费者因为虚假宣传,稀里糊涂多掏了钱。
近期,多家网站平台集中发布指南手册,从风险提示、一键防护、私信保护、举报投诉等多个维度,帮助网民快速有效防范网络暴力侵害。如何有效防范治理网络暴力,引发社会关注。
消费积分是不少商家青睐的市场营销手段,初衷是为了强化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加密重复购物频率,提升客户黏性,形成较为稳定的消费群体。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商家都对积分制设置了1年到3年不等的有效期,并且一些积分使用还存在限制条件,比如,要求再次消费达到一定额度才可以使用积分等。
前不久,辽宁葫芦岛市的郭女士从网上购买了一款面包,结果发现在包装背面的营养成分表中,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等竟然都是问号,配料一栏还赫然印着“保密”两个字。“一个面包的配料有什么要保密的?连各个成分的含量都没有,这不是明目张胆地糊弄消费者吗?厂商实在太离谱了。”郭女士说。
前不久,本报收到北京读者郭女士的一封来信。她说到河北涿州看闻名已久的辽代双塔,却发现双塔被院墙围住、大门紧锁。“如此远近闻名的古迹却没有好好利用起来,实在可惜。”郭女士感叹。涿州双塔有怎样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何不向游人开放?近日,本报记者赴河北涿州市寻访双塔,一探究竟。
近年来,一些地方彩礼价格越来越高。有读者认为,彩礼高些可以让女儿过得更好。山东菏泽市读者刘女士就表示,会把彩礼钱交给小家庭,由他们自由支配。也有读者认为,彩礼高显得有面子,彩礼太少,会被别人说闲话。据了解,一些地区的彩礼价格已经超出当地年人均收入的几十倍,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随着消费市场日趋活跃,部分商家趁机在农村地区生产销售山寨礼品、“三无”产品等假冒伪劣商品。据天津商业大学一项调查显示,有50%的消费者因“仿制逼真,难以区分”购买过山寨食品,26.6%的消费者因“价格低廉”选择购买山寨食品。
近年来,推销电话扰民问题已成为公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之一。保险理财、信用卡办理、教育培训、房地产销售等往往是推销的主要领域,且绝大部分电话在拨打前都没有得到消费者的同意或请求。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电信服务质量情况显示,12321受理中心当季受理关于骚扰电话的投诉6.3万件,受理关于垃圾短信的投诉共计4.3万件。
本报读者来信版2022年12月推出“关注噪声污染”系列报道,反映各地群众身边的突出噪声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广大读者、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针对噪声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对此,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回应社会关切,并介绍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已成为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网约货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劳动关系灵活为求职者进入新就业形态提供了便利。如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停车难是不少城市小区面临的共性问题,上海部分小区居民探索通过民主协商制定“停车规约”,共享车位错峰停车,取消公共固定车位,让小区停车更有序。居民共治共管,共同探索创新举措,为解决小区停车难题提出更多新思路。
记者调查发现,多数手机厂商在宣传营销时都会强调手机内存大,但并不介绍占据内存的预置软件。这类软件通常会占据大量内存,手机实际内存因此往往比厂商宣称的小。消费者选购手机时一般会参考运行内存、机身内存,很少有人会关心不可卸载的预置软件占据了多少内存。
“养殖场臭气四溢、随意排污,小河里的水都变黑了”“附近蚊蝇滋生,周围群众苦不堪言”……一段时间以来,部分读者来信反映农村养殖场存在污染生态环境、影响正常生活等现象。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农村养殖场管理粗放,排污不规范不到位,有的还存在无证经营、占地违建等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据龙泉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经现场勘查,群众反映的是建材路499号警苑三期楼顶违规搭建,共涉及36处,主要以楼顶为主。经函告区级相关部门,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认定,警苑三期部分业主未经相关规划许可,在楼顶修建彩钢结构建(构)筑物,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属违法建设,应当予以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