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条路,我们走得很艰难,很自豪,也很笃定。它浸透“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执着,闪耀“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更呼唤“再上一层楼”的新出发。继续迈向“中国质造”“中国智造”,下一个问题的答案,就在实干者的奋斗中。
科技的价值在于应用,应用的前提在于技术被群众理解、认可、掌握。将先进的农业科技带到田间地头,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可用的种植养殖技术,助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技术创新也就有了更深厚的实践基础和动力源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把面向基层的多头重复、指标细碎、方式繁琐的督查检查考核减下来,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事上。”本期大家谈选编3篇稿件,聚焦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的减负行动和实效,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农业降本增效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掌握运营智慧,创新制度供给,向管理要效益、向流程要红利,构建“流程优化—规模扩张—资源复用”的良性循环,乡村全面振兴便有了更坚实的增收支点。
社会保障,关乎民生福祉,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从“外卖员工伤赔付难”的破解,到“为全职骑手缴社保”的突破,这场关乎超2亿新就业形态人员的变革已然开始。当企业社会责任与制度创新相向而行,当每个奔跑的身影背后都有社会保障托举,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更好与人的全面发展交融。这份“稳稳的幸福”,终将照亮每一个劳动者的奋斗之路。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干”是不二选择。只要永葆初心、坚定信心,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将不断变为现实,我们的事业一定未来可期、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