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10月23日,第18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G20峰会主会场)落下帷幕。弘宝汝瓷大师范随州、王振芳创作的汝瓷作品《跳刀纹盖罐》和《跳刀汝瓷洗》分别荣获2017“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和铜奖。
赵幹,据《宣和画谱》记载,其为江南人,善画山林泉石,曾为南唐后主李煜朝画院学生,所画多为江南风景。从传世赵幹名下作品来看,也全是江南山水、竹石之类作品。宣和内府藏有其作品9件,今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烟霭秋涉图》轴是明显的托名之作,只有《江行初雪图》为可靠的赵幹作品。
黑釉瓷器和青瓷一样,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宋代是我国陶瓷工艺和美学大发展的重要时期,黑釉瓷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也终于迎来了大显身手的高潮期。这与宋代点茶、斗茶的流行密切相关。
在微信里看到作家庞余亮晒出他朋友张文佑的书法作品,很是吃惊,且不说张文佑尚为一个失去双臂、用嘴咬笔的书写者,即便是一个双手健全的人,要想书法作品达到这样的境界,也极不容易。
荆浩(生卒不详),字浩然,五代后梁画家。本幅《匡庐图》为荆浩的代表作品,绢本水墨,纵185 8厘米、横106 8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匡庐,即庐山,又名匡山。相传,殷周时期匡裕得道于此、隐居成仙,故有“神仙之庐”的美称。
程十发老师捐画之举在社会上传为美谈,在画院里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感召了许多画师,不少画家以此为榜样,要把自己的好作品作为留院画留在画院,大家为祖国传统艺术的繁荣兴旺添砖加瓦,出力争光。
先生工诗、能画、精鉴、富藏,著有《珍帚斋诗画稿》、补辑《临平记再续》等。在那个动荡的岁月中,先生支援家乡,关心时政,潜心于画道书艺,完成了自己的诗画人生,更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艺术宝藏。
人类最早的“十进制计算器”是一堆薄薄的竹简;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学堂就有“九九乘法口诀表”启蒙教材;马王堆出土帛书上有图文并茂的彗星图和经脉书……穿过数千年历史隧道,在纸张发明之前,记录在竹木和缯帛上的信息成了古史研究的重要线索。
《长桥卧波图》绘朱红长桥一座,横卧江面,两岸房舍成群,古塔高耸,树影婆娑。河面水波涟漪,舟船点点,以破长桥的呆板形体。远方云雾中露出银装素裹的山峰,分外妖娆。
《圆明园四十景图》不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极具史料价值。最近,两位有心的圆明园研究者刘阳、翁艺从圆明园被毁后拍摄的老照片中,找到了《圆明园四十景图》中的部分建筑。对比圆明园鼎盛时期的恢弘壮丽与被毁后的满目疮痍,不由得令人倍感唏嘘。
十九大召开之际,亚太地区排名第一的国际电视频道探索频道出品的3集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在东南亚等地区首播。这部片子用国际视角透视小人物的故事,解读了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这砥砺奋进的五年,一经播出就收获了极大反响。
讴歌大唐艺术已成为时代的共识,器宇轩昂、波澜壮阔的唐代艺术,其风格形式在浩渺的中国古代艺术世界里极具特色,堪为典范,影响至今。陶冶并感动了一代代华夏子孙,其风范为人们所敬仰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