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农民愿不愿意种粮、愿意种多少粮,关键是看种粮能给农民带来多少收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粮食产能稳步提升,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但粮食生产成本的刚性增长压缩了种粮农民的利润空间,粮食生产净利润连续多年在盈亏线上下徘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新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和空间治理作出的重大部署,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空间治理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厘清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市场监管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回应统一大市场建设进程中的市场监管问题,充分发挥市场监管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作用,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受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发达国家推动产业链回迁、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等多重因素影响,未来全球制造业和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将朝着区域化、本土化、多元化、数字化等方向加速调整和重塑。
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了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不断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系统观念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系统观念”的重要论述,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整体观念、战略思维、大局意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各项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协同性。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充满各种挑战,必然会面临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为此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聚焦这个首要任务,进一步提高站位,以更大格局、更广视野和更大力度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新论断新要求新部署。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经验总结和成功启迪,也为在新征程上我们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出了明确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这既是对现代化理论的历史性创新与发展,更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主性宣示与宣告,具有深邃的思想意义和深厚的哲学意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个重大论断庄严宣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新道路和中国方案,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基于自己国情和中华文明所必然具有的特征特色,鲜明标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立场和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