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实施科教兴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应深入理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和要求,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充满活力的体制,是“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体制。具体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水平”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要求“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一重要论断凸显了发展质量的全局和长远意义,意味着我国将以更精准、务实、有效的举措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推动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对于我国应对国际国内风险挑战和建设现代化强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的重任。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化时代,面对人类社会的技术加速度,我们有必要首先对数字化之于教育的价值与可能作出理论上的回应,在思想中把握教育的未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数字化建设,在迈向教育强国的征程中不断前行。
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内涵特征,更好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思考和谋划经济工作,乘势而上抢抓发展机遇,稳中求进破解发展难题,攻坚克难提高发展质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奋斗。
在新发展阶段,必须科学地、准确地、深入地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必须历史地、发展地、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类资本及其作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健康发展。
百余年间,中国青年冲锋陷阵、浴血斗争,勇挑重担、甘于奉献,勇立潮头、拼搏奋进,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工作,深刻阐明了党的青年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