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作为国际公共产品,随着世界各国对中文教育的高质量需求而产生新的变化。传统的国际中文语言教学和中华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赋予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和新要求,我们需要从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和更深的认知中系统地审视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发展格局,立足全局、放眼长远看国际中文教育。
发挥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主力军作用,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确保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坚持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构建新时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实践路径。
为什么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国家,中国的民主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政治文明建设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这为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鲜活的话语和全新的语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习近平总书记3月6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深刻分析阐明了我国发展具有的“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即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我们党刚成立的时候,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正是靠着顽强拼搏、艰苦奋斗逐步发展壮大,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战胜强大敌人和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
近日,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职工队伍,人社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对完善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作出规范。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辽宁考察时指出,“青年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是企业发展希望所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营造良好环境,充分激发青年人创新创造活力”。深入学习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深入理解和把握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一重要方略的时代内涵、科学方法,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当今国际形势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形势任务,正确处理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提高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能力和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将财政从经济层面拓展到国家治理高度。财力问题是财政运行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完善财力统筹管理既是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
当前,大规模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已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抓手。此举既增强了财政政策的影响力,又促进了政府与市场的有效互动,对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助企纾困等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部日前召开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工作推进会,旨在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中,绿色金融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本次推进会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