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从全省深化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视频会上获悉,部署开展大排查大整治以来,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对隐患开展全覆盖、全链条、起底式排查整治,2.8万处平交路口、194处重点隐患路口分别完成“三必上”“五必上”,21条省级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完成优化提升,399.7万辆农村三轮车完成源头监管“三见面一建档”,3.4万个农村“一栏一牌一喇叭”建成应用。
打通堵点,优化环境。2022年,全省“万人助万企”活动持续向纵深推进,7.6万名干部下沉一线贴企服务,包联企业13.5万家,累计解决企业反映问题88435个(问题解决率99.8%),为一大批企业纾困解忧、助力赋能,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稳住了经济大盘。
4月20日,2023年重庆市卫星遥感应用研讨会暨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培训会举行。会议现场,万州、黔江、长寿、秀山4个区县自然资源区域卫星应用技术分中心,江北、江津、永川等21个区县自然资源区县卫星应用节点获得授牌启动建设,打通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四川省制种基地大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于近日发布。《方案》明确,到2025年,四川将建成以川西平原为主的杂交水稻、杂交油菜制种优势区,以安宁河流域为主的杂交玉米制种优势区,以丘陵低山为主的特色作物种苗优势区,以盆周山区为主的马铃薯、蔬菜和杂粮杂豆繁殖制种优势区。全省种子生产基地面积稳定在70万亩以上,制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
市交管局发布消息,4月21日晚间,交管部门组织开展全市集中夜查统一行动,设置岗位190处,严查危及安全的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行动中共查处各类严重交通违法2277起,查获33名酒驾司机,其中醉驾司机8名,处罚“涉牌”违法148起。
为切实调动、保护农民种植粮油作物的积极性,确保粮食和油料安全稳定供给,日前,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就扶持粮食油料生产出台政策,明确进一步调高大豆补贴标准,落实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政策,支持粮食生产和大豆油料扩种。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的调查队员奔赴尚志、阿城、北安、肇东、兰西、明水、青冈、嫩江等8个县市(区)进行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今年,他们将对4.56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开展调查。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产业综合实力的关键抓手。我省开展的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试点,对1789家企业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等级处在基础爬坡档占比59.15%,集成提升档占比39.31%,创新领航档占比1.55%,呈现出下大上小的金字塔式结构。
4月21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曲孝丽召集9个省辖市和9个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了解各地教育整顿工作开展情况,研究分析当前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强调要压实责任,推进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4月18日至19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菊华到十堰市调研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她强调,要坚持以共同缔造理念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筑牢平安稳定根基。
为全力确保今年春耕生产高效有序推进,立春以来,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坚持“早字当头”,实施九大举措,4月初后,全省春耕播种速度呈线性加速状态,平均日进度在1.33万公顷以上,呈现出“土壤墒情稳、耕种速度快、农资保供足”的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北京各大商圈改造亮点频现。亮马河游船迎来今春首航、“新工体”为中超联赛拉开帷幕、五棵松万达广场增装科技感十足的飞天电梯……老地标展现出“新京味”,年轻商圈业态优化,拉动消费成效显著。零售平台美团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包括CBD、王府井、三里屯在内的10个重点商圈的线上交易额同比平均增长15%。
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今年截至3月底,全省谋划建设城市更新项目千余个,项目涉及房地产开发、市政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文化旅游、商务服务、交通、电力、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领域。
4月20日,记者从省检察院、省法院联合召开的共同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会议上了解到,“两院”联合制定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的实施办法,共同加大对各类市场主体保护力度,促进企业规范发展,以更加务实的司法举措服务保障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
为切实做好全省粮油生产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充分发挥植保防灾减灾在稳粮增油、农业全面绿色转型、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用,近日,吉林省启动实施2023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力争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4月20日,记者从省委宣传部召开的“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安徽省将全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确保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12%、出口增长17%,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实际对外投资增长15%。
记者20日从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印发的《关于完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山东实现粮食储备更加充实、应急供应更加高效、风险防控更加精准、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形成都市区1小时、周边城市3小时、城市群5小时的粮食“135”应急供应保障圈。
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国计民生、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近日,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河南省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进一步完善了我省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服务体系,对推动健康河南建设、保障全省人民健康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