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年来,池州市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涵盖便民市场、运动场地、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机构等在内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各社区均设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实现健身广场、便民市场、文化活动中心全覆盖,市民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
主要指标达到时序进度、市场需求回暖、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日前,记者从江西省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获悉:一季度,我省就业创业工作稳中向好,交出了稳扎稳打的成绩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1.29万人,超过既定节点目标任务;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万余人,同比增长40.37%;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9.07亿元,同比增长75.17%。
日前,全区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部署培训视频会召开,部署并启动全区深化农地入市试点工作。据悉,今年3月1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柳州市鱼峰区、玉林市北流市等15个县(市、区)被自然资源部确定为深化入市试点地区。
市教委、市卫健委日前联合发布《北京市中小学选聘卫生健康副校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将推动全市中小学校配备健康副校长,加强学校卫生工作专业力量,提升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能力水平,打造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
“五一”假期临近,旅游市场呈现强劲复苏态势,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4月27日,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消协等联合出台措施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
“五一”假期将至,吉林大地春意盎然,城乡居民出游意愿强烈。围绕踏青赏花、品开江鱼、民俗体验、夜游消费等主题,全省各地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和各种优惠措施,持续激发文旅市场活力,充分满足百姓休闲娱乐需求。
早在2016年6月,江苏就在全国率先全面实现统一登记;2019年5月1日,《江苏省不动产登记条例》开始实施,这也是全国首个省级不动产登记地方性法规。从率先开展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到率先整省推出“交房即发证”,再到率先整省发文规范不动产“带押过户”服务,江苏不动产登记创造多项“全国第一”。
4月26日,记者从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了解到,日前该厅印发了《广西智慧交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深入推进公路、航道、港口、物流、枢纽、铁路、机场等七大领域的智慧交通重点应用场景建设,加快打造一批智慧交通重点领域试点项目,促进行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条例》实施以来,我市始终把根治欠薪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市人力社保局高度重视、科学谋划,协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条例》,针对农民工工资支付不到位等问题,从监管、发放、惩处多方面入手,织牢织密农民工权益“保障网”,拉起欠薪“高压线”,让农民工不再“忧薪”,充分展现了监察执法实效,彰显了人力社保执法为民情怀,切实维护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日前,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西藏自治区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涉及商贸、住房、文旅体、养老托育、支持经营主体发展等九个方面、共24条,旨在努力促进部门和市地协同发力、远近兼顾,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提振消费信心。
4月27日,陕西省最低工资标准新鲜出炉。为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省人社厅日前对我省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自2023年5月1日起执行。据了解,我省上一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是在2021年。
为打造我区与央企合作共赢新样板,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国资委、商务厅统筹开展的“央企宁夏行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据悉,到5月底,在宁夏银川举办的“宁夏与央企深化合作座谈会”上,将拟签约投资项目达30个,概算投资超1370亿元。
4月26日,天津市举行“十项行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市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的背景意义、工作目标和思路举措,正式发布《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方案》。
我省日前印发了《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提出到2025年,美丽山西建设短板加快补齐,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初见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健全,展开“空间布局美、绿色发展美、环境质量美、生态和谐美、锦绣家园美、三晋文化美、多元共治美、人人共享美”的大美山西画卷。
创新版权登记服务,山东送服务“上门”。省委宣传部版权处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版权密集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文化创意园区、非遗文化产地等原创成果集聚区,我省专门培育指导建立版权工作站,将版权作品登记服务送到企业和园区“门口”,安心又便利。目前,全省已设立19家省级版权工作站。
4月26日,河南省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城市试点启动大会在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举行,郑州、开封、洛阳、新乡、许昌5个省辖市获得授牌,成为我省首批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试点城市。
重庆将提速建设国内一流机器人应用示范基地。4月26日,我市举行“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大会,12家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创新主体在会上达成合作签约,还有10家企业与九龙坡区进行达成意向签约。
每年3—6月,雷电频繁“造访”四川省,所到之处,降水稀少,雷击频繁。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原始林区,电闪雷鸣间容易产生雷击火,遇到高温大风天气,极易蔓延成森林草原火灾,组织扑救难度极大。为此,四川省建立起一套包括气象监测网络和雷击火监测点位在内的,覆盖全省的雷电监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