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今年的全国两会,“科技创新”也成了高频词,在沪代表委员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在一份份提案议案中,为此焦首煎心,建言献策。据大江东工作室观察,从上海科创中心走来的他们,更加关注科技创新主体动能从何而来?创新链存在哪些短板?科技创新应从哪些端口发力?
目前,2023年全国两会正继续进行各项议程,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更好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和不断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等方面问题,提出了不少好建议。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五年累计减税5.4万亿元、降费2.8万亿元;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6%,突破40万亿元、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全国人民群众坚忍不拔,共同抵御世纪疫情重大挑战……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中,也凝聚着上海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
两年前,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两年多来,阶段性成果已经显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以占长三角三省一市不到2%的区域面积,贡献出近10%的经济总量。同时,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核心承载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经济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累计吸引和培育总部类企业500多家。
《苏园六纪》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苏州园林的系列纪录片,从人文角度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古朴典雅。修复论坛上,首次公开放映中国电影资料馆受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广电总台委托完成的《苏园六纪》4K修复片段。
中国电影资料馆有着丰富的电影档案资源,在国内外均享有极高知名度。苏州则是一座与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同频共振的城市,从中国电影初创时期开始,沿着吴风文脉的苏州文人就将影史文化基因植根在这里。此次,通过江南分馆项目,中国电影资料馆一流的电影专家团队、前沿的电影修复技术和高品质影展策展能力将与苏州市深厚的江南文化内涵进一步聚合创新,用电影为城市带来新的活力与文化吸引力。
刚刚发布的《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2)》,总结了过去一年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新情况。调查显示,2022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有需要的人”和“促进城市文明进步”,志愿者的选择比例分别为84.6%、77.6%和76.0%。
大江东工作室同样关注,张文宏委员带来哪些提案?在委员通道,他为什么提起“张飞”的故事?对新冠病毒会不会卷土重来和最近流行的甲流,他都有怎样的看法?
记者获悉:3月3日,国家老年大学正式挂牌成立。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国家老年大学成立活动并讲话。在国家老年大学,可以学什么?如何报名、学习?记者进行了采访。
2023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大江东工作室发现,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出现许多新面孔。那么,这些新代表、新委员有怎样的特点?他们都在关注哪些话题?
过去五年,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突发新冠疫情,立足国家和上海发展大局,在沪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思考不止、步履不停,心系国家战略、企业需求、群众呼声,提交了129个议案和628个建议,为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鼓与呼,为国家改革开放发展大局出谋划策,留下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瞬间。
3月3日,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填新词·唱新歌”活动在北京老舍剧场启动,《学习雷锋好榜样》的词作者洪源来到现场,将这首歌曲的新歌词填写向全社会开放,以全民同写、共唱新歌的形式,为各行各业提供一个自由创作空间,结合各自领域填新词、唱新曲,让一首经典的老歌能成为新时代的新曲。
近日,美方不断鼓噪“中国核威胁论”,试图将脏水泼到中国身上。美国总统国土安全事务顾问兰德尔称,考虑到中国不断扩充核武库,生产核裂变材料以及大规模部署民用核电,美国需要同中国合作,以减少目前世界面临的核威胁,并推动中国作出有意义的贡献。3月3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对相关言论进行澄清,以正视听。“中国在核政策上历来采取极其慎重、负责的态度。”
3月2日,“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发布活动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据悉,此次获评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的66家非遗工坊工作成效突出、社会反响良好、人民群众认可度高,是全国2500余家非遗工坊的代表。
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办的“讴歌新时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成果网络展演活动将于3月3日正式上线,活动将贯穿全年。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首次将“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集中连片推进老旧蔬菜设施改造提升”写入文件,也是首次提出“科学利用戈壁、沙漠等发展设施农业”。啥是设施农业?将迎来哪些改变?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连日来,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通过各种形式公布了准备提交的议案和提案,积极做好履职工作。不少港区代表委员表示,希望新的一年香港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独特优势,激发潜在动能,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冬去春来,两岸同胞已经明显感觉到彼此交流的热络气氛。上海市台办有关人员日前赴台参访,岛内各界都非常关注,认为这是3年多来大陆官员首度赴台交流,与中国国民党相关人士登陆访问、岛内工商团体计划访陆等一样,都是后疫情时代两岸恢复交流正常化的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