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在行业开疆破土的过程中,一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的内容悄然涌入,对网络传播秩序构成冲击,对优质内容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挤出效应。这背后折射出一些企业的“流量焦虑”。一方面是短视频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吸引流量并不容易;另一方面是视频创作陷入瓶颈,提升品质并不容易。
近日,美国韦氏词典公布了2022年度词汇——“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这一词汇意思是,通过心理手段操纵某人,使其接受对现实的虚假描述或怀疑自身的理智。韦氏词典称,在这个充斥着假新闻、阴谋论、网络喷子、深度造假的错误信息时代,“煤气灯效应”一词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代名词。
今年,一股“怀旧风”席卷华语乐坛。崔健的嘶吼让“老男孩”的唏嘘刷屏朋友圈,孙燕姿的呢喃让人忆起最甜蜜的那次遇见,罗大佑的歌词讲述着好奇与幻想的童年……在各大平台上,经典老歌成为新的流量密码,话题“为什么老歌会让人更上头”冲上热搜。不少人发现,虽然“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但循环播放的歌单里,多是从前发行的老歌。
从对兴奋剂检测的“零容忍”,到运动员装备与器械的“精益求精”,从赛场内处处密植的“科技芯”,到远端观赛者的VR沉浸场景,人类科技水平的提升、运用与体育竞技的发展始终是同向行进、相互助力。总体上,科技让体育更加精彩、让运动更有魅力,人机交互也让体育竞技更安全、高效。
冬日里,窗外飘着飞雪。室内的火炉网上,摆着待烤的番薯和玉米,手里还捧着一本久未翻开的好书。读倦了,擦一擦满是雾气的窗户。窗外,从一排排老屋到远处的茶园和山林,都被大雪覆盖,时间仿佛凝固。偶有袅袅炊烟从民居中升起,使原本宁静的村庄更加宁静。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发布了“‘乐游上海’让老年人共享数字化便利”等10个2022智慧旅游适老化示范案例,为各地推动智慧旅游适老化工作从方法上启发思路,从模式上提供借鉴,从实践上引导创新。
12月19日起,上海启用2594间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热诊间,为居民提供发热诊断、对症治疗、健康指导等服务。同时向社会公布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小时健康服务咨询热线。社区发热诊间好用吗?能买到退烧药吗?咨询热线能打通否?百姓反响如何?大江东工作室奔赴多个现场实地探访。
防疫措施主动调整,优化举措不断出台,需要平稳有序地衔接过渡。此次,对照新十条提出的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引导患者有序就医的12条“上海做法”,获得国家层面认可并为全国各地提供参考借鉴,缓解了公众对医疗资源挤兑的担忧。
2022年已进入尾声,回顾过去的一年,可有哪个瞬间曾经击中你的心灵?是冬残奥会开幕式上盲人运动员摸索着点亮圣火的体育精神,还是重庆山火救援中无数川渝儿女誓保家园的英雄气概;是两个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的“全家福”,还是福建舰正式下水的定格照?哪个词能够道出你的心声,代表网友心态?
12月17日,“衣冠崇礼——2022经学与服饰学术研讨会”举办。研讨会由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人文学院中国礼学研究中心与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服饰文化研究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联合主办。
12月18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22学术年会主题为“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现状及展望”的平行论坛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会议以线上报告形式举行,包括来自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内的有关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等200余人参会。
“新十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出台后,针对奥密克戎传播快、重症率低的特点,上海正在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力量,强化三级日常医疗服务体系,做好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尽最大努力防止感染高峰期到来后造成医疗资源挤兑现象。在上海,一个重要的线上课程培训,让大江东工作室和数千位听者一起,度过了一个紧张充实、知识点密集的周末。
张文宏表示,从上海的数据看,奥密克戎毒株呈现显著的毒力降低、传播隐匿、传播度较广的趋势。上海已进入新冠病毒快速感染、病例数指数级上升阶段,要做好这波疫情将持续2—4个月、明年上半年才会慢慢走出疫情的准备。
12月18日下午,在上海市卫健委组织的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培训会上,大江东工作室聆听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胡必杰教授以“重视高危因素识别和早期干预治疗”为主题的授课,分析如何遏制重症患者数量和降低患者死亡率。他认为,疫情防控的主要目标就是最大程度降低新冠危重症人数和死亡人数;建立人群中有效的免疫屏障,尽早回归正常生活。
上海基层是如何对老年人进行摸底的?有了“一本账”后,又如何保障这个脆弱群体的健康平安,大江东工作室走访了浦东新区的陆家嘴街道和北蔡镇。
国家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新20条、新10条出台后,上海正严阵以待,抓住窗口期,奋力打好主动仗。大江东工作室为此专访上海市卫健委和相关医疗机构,解读上海“12条”,看看为了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引导患者有序就医,上海人做了哪些努力。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一件保暖、舒适的羽绒服成为刚需,羽绒服市场也随之迅速升温。然而,在很多商场、超市以及线上网店,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高价羽绒服,牢牢占据着柜台或网页最显著的位置,吓退了一些想要购买的网友。如何实现“羽绒服自由”,成为不少消费者关心的话题。
RCEP和桂台产业交流对接会暨第十八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日前在广西南宁开幕。桂台双方围绕“共享RCEP新机遇 同促桂台合作新发展”主题,共商合作,共谋发展。本届论坛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超市货架上,黄桃罐头被一扫而空;社交平台上,来自东北的网友纷纷晒出自己的囤货,回忆小时候感冒发烧必吃黄桃罐头的故事……近段时间以来,在线上空间和线下生活,黄桃罐头突然成为“香饽饽”。在东北的冬天,黄桃罐头是必备。东北人民究竟为何对黄桃罐头情有独钟?
路边也有好处。清晨打开窗子,方才理解店名的奥妙:云雾笼罩山间,微风拂过,雾纱被卷起一角,在山头积聚簇拥,渐渐形成了壮观的云海。不知不觉,红日升起,涌动的云海被晨光染满绚丽的色彩,洒下道道金光,恍惚间仿若置身仙境,飘飘然乘云欲归。
在广州,上线的消费券可以打包点心、给车加油,还可以购买黄金商品;在深圳,主要针对电子和家用电器的购置补贴活动,最高能给市民补贴销售价格的15%;在武汉,投放家电家具消费券1000万元……最近,各地促进消费的“红包雨”诚意满满,在惠民生的同时提振了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