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守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我国家庭医生签约由“提高签约率”转向“推进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强调家庭医生要主动联系、服务签约居民,增强群众切身感受。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能为老百姓带来什么?居民满意度如何?如何让其更好发挥作用?记者在多地展开调研,寻找答案。
10月8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 “露水先白而后寒”,寒露作为秋意转寒的转折点,昼暖夜凉,空气干燥,人体也容易出现皮肤干、咽干、情绪低落等“秋燥”反应。如何顺应节气,安稳入深秋?记者梳理了全国多家中医医院及医院中医科室推出实用又暖心的养生“小妙招”,一起收藏学起来。
“目前,我国居民全谷物消费在谷物消费总量中的占比较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0月14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局长刘焕鑫表示,在保障粮油健康方面,全谷物是其中的一个重点。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陈莉明教授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专访时表示,现代科学减重已经告别“唯体重论”,正进入一个以个体为中心、关注全身健康的精准管理新阶段。
10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25年全球抗生素耐药性监测报告》。报告称,2023年全球范围内导致常见感染的实验室确诊细菌感染中,有1 6对抗生素治疗耐药。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10月15日,今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20款药品由处方药转为非处方药,其中19款为中成药,占比95%;西药仅为1款。这些药品治疗领域涵盖呼吸系统、妇科、神经系统等多个类别。
国庆、中秋假期,人员流动与聚集、境内游和出境游明显增多。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日前作出健康防护提示:假期出行时应注意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霍乱、新冠病毒感染、猴痘、食物中毒等。
近年来,湘潭市委、市政府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突出系统集成与协同联动,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以制度变革引领模式创新,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走出一条契合湘潭实际的高质量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之路。
9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25年《全球高血压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高血压患者已达14亿人,但仅约五分之一的患者通过药物或生活方式干预有效控制住了病情。
9月23日是秋分节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谢芳介绍,秋分日昼夜均分、寒暑持平,自此之后,阴气渐长、阳气渐收,天气由热转凉。中医认为,秋分标志着自然界进入阴阳均衡的状态,人体也应顺应“收敛”之气,养生以平衡阴阳、防燥润肺为核心,为迎接寒冬储备能量。
儿童正畸真是越早越好吗?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副主任医师王阿娴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并非如此。正畸时机需综合评估孩子的牙齿发育阶段、颌面生长状况及是否存在功能影响。
9月18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人工智能+医保健康”专题展举行重要活动——全球首款智能化生物瓣膜清洗装置新闻发布会。该装置由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团队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为心脏瓣膜病诊疗带来革命性突破。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我们能否“咬得动、吃得香”,更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定期洗牙是否有必要?哪些牙齿问题需要及时矫正?缺牙有什么危害,什么情况下需要选择种植牙?本报请口腔专家为大家答疑解惑,这份护齿指南请读者查收。
近日,由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牵头,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体重管理中心谢长才团队具体负责起草的《中医体质膳食模式体重管理技术规范》获批发布,将中医“因人制宜”体质辨识思维融入体重管理。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
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推动光健康从“基础保护”迈向“主动干预”,9月9日,由中国城市品牌研究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广东三雄极光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雄极光”)联合主办,中国能源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提供战略支持的“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光健康新路径”专家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