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岩溶地貌、山区腹地,水土流失、土地贫瘠……贵州毕节黔西市石漠化面积一度占当地面积的1 3以上。在素朴镇古胜村,当地群众花了近20年时间,护青山、种果树,在石头缝里种下片片绿荫,也为山区群众打开了增收致富的发展新路。
鸟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保护鸟类,必须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持续性,同时还要增强保护意识,不断壮大爱鸟、护鸟者的队伍,形成严密的鸟类守护网。最近,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有代表性的摄影爱好者,听他们讲述用镜头拍鸟、护鸟的生动故事,也希望大家一起携手,共同守护可爱的“天空精灵”。
近日,随着最后一片草方格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铺设完成,一条长达1856公里的防沙阻沙锁边林草带实现全线闭合,标志着位于阿拉善盟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锁边林草带合龙工作完成。
位于辽宁大连旅顺口区的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候鸟迁徙路线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为了保护野生鸟类安全顺利过境,保护区协同多部门开展护鸟行动,搭建数字化平台,利用高科技实现智慧管理,近年来监测到的野生鸟类数量持续增加。
这些年,我亲眼看着沿河的排污口被一个个封堵上,污染企业关停;养殖场大规模拆除和搬迁,建起了污水处理厂和管网;清淤船在河道里日夜工作,挖走积年的泥沙;两岸种上了各种护坡植物……绿色一点点恢复,儿时记忆里那“清又清”的河水,真的回来了!
去年夏天,永定河综合治理工程推进过程中,挖掘机逐渐向崖沙燕的巢穴逼近。北京市水务、园林等部门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停止施工。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代表召开现场会,在崖沙燕繁殖区域布设围栏和提示牌,及时调整工程,待崖沙燕带着幼鸟飞离后再恢复周边施工。经过多方调研与努力,这片北京最大的崖沙燕繁育地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
云南省丽江市海拔高差超过4500米,多样的地形孕育了丰富的高原特色农业。近年来,丽江市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修复,把发展特色农业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产业发展的优势,产业的发展也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助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每天都在西苕溪边发生。听说,未来西苕溪沿岸还有一系列改造提升工程。我相信西苕溪的美会深深打动更多游客的心。我希望能有更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来西苕溪边走走看看、到村里干事创业。
6月9日至13日,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在法国尼斯召开。会上,当聚光灯照向“蓝色伙伴关系”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优秀案例榜单时,一个来自中国南部沿海的名字让世界惊艳。广西钦州市犀丽湾,以唯一海岸线修复案例的身份跻身14个全球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优秀案例榜单。
7月1日,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林业草原事务中心接到热心群众电话,称在金塔县航天镇北山区域发现3只幼鸟,急需救助。工作人员抵达现场后,在北山一处悬崖峭壁上,发现了一个黑鹳的繁殖巢穴,其中有3只黑鹳幼鸟。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历时9年,完成南疆近21万平方公里土壤地球化学调查,首次全面摸清了南疆土壤的54种元素和指标数据,发现一条沿天山南麓横跨千公里的“硒腰带”,划定优质耕地90.81万亩,为推进南疆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特色农业、健康食品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海而生、因海而兴的山东日照,海洋经济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单一渔业到三产联动、由浅海到深海的跨越。近年来,日照市修复海洋生态,建设海洋牧场,推动传统渔业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渔业转型,蹚出了一条渔民增收、渔业增效、现代海洋产业升级的发展路子。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获悉,历时7年拍摄,两部中泰合拍的自然纪录片《守望冠斑犀鸟》《方舟-布氏鲸》将于6月30 日和7月1日通过广西广播电视台和泰国国家电视台同步全球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