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程摄(影像中国)
黄沪舟摄(影像中国)
杨顺丕摄(人民视觉)
姚俊峰摄(影像中国)
汽车行驶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盘山公路犹如一条玉带,两旁山高壑深,树茂林密;白云深处,茶园翠绿,果树芬芳……
这里,曾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的根据地。
这里,曾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一度有38个深度贫困县。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调研,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指示。
近年来,在湘鄂渝黔革命老区,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矢志奋斗,老区面貌发生了巨变。
找准增收路子
走稳脱贫步子
海拔1000余米的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银杏塔村“云上茶园”里,茶树成行,绿意盎然。“精准扶贫政策真是好,村里的变化不得了……”银杏塔村村民李友成和村民们在茶园里一边采茶,一边哼起打油诗。
“这些山头,以前都长满荆棘。2013年之前,银杏塔村是县里9个高寒深度贫困村之一。”银杏塔村党支部书记苏亿胜介绍:村干部带着党员们到十八洞村学习脱贫经验,县里请专家帮着寻找发展路子。高寒山区,瓜蔬粮食种不了,种茶正合适。之后,白茶成了带动村民的脱贫产业。
如今,作为湖南省8个茶叶重点县之一,桑植县靠着7.95万亩茶园,带动9200户约3.5万已脱贫人员增收。
“把种什么、养什么、怎么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成了湘鄂渝黔革命老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行动。
“一眼望三县,举目皆是山”,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熊家逻村白马山5000亩莓茶基地,村民刘团结告诉记者,这里的土地多是岩石风化后形成的贫瘠土层,不适宜农作物生长。他们之前尝试种中药,效果不好,后来发现山里的野生莓茶树长得好,便尝试发展莓茶产业,获得了成功。如今他负责莓茶园管护,一年有五六万元的收入。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红土乡石灰窑村,红军曾驻扎在此。2017年开始,经营煤炭运输的黄焕然,转行创办生态农业公司,发展以土豆为主的生态种植。公司给签约农户免费提供技术、防病害生物药等,承诺保底价收购,陆续有2000多农户和公司签订合同。村民刘兵告诉记者,他家流转了50亩地种土豆、包菜和萝卜,去年一年就赚了14万元。
科技助推升级
人才带动振兴
棚架下,绿油油的猕猴桃藤郁郁葱葱,村民丁清清正在仔细查看长势……“别看老人家70多岁了,但他拥有两项发明专利,是远近闻名的‘土博士’。”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菖蒲塘村第一书记唐金生介绍。
作为凤凰县第一批引进猕猴桃种植的农户之一,丁清清在湖南省农业科技专家带动下,选育出猕猴桃砧木抗溃疡病栽种方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18年,丁清清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成功选育了“翡翠香果无籽猕猴桃”,今年2月完成了国家专利公示。新的品种不需要人工授粉,口感更好,市场价更高,今年已在湘西州推广30万余株。
2020年,湖南省农科院在菖蒲塘村建立专家工作站,2021年成立菖蒲塘村科技小院;由教授、博士等组成的农学专家团队在这里开展种植技术攻关和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距离村子2公里的产业园区里,村民周祖辉开办的周生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将各类水果进行深加工,延伸水果产业链。“一颗柚子能‘物尽其用’。”周祖辉说,柚子皮熬制蜂蜜柚子膏,果肉和籽生产果脯或柚子酒;仅保底收购一项,每年就可为村民解决水果销售200多万斤。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溪场镇的廖衡,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20岁的廖衡参加了秀山县电商创业孵化培训,之后在网上开店,销售方便速食、休闲食品等,如今日均订单3000单以上,年网络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近年来,秀山县以“农村电商”为抓手,着力破解卖什么、怎么卖、谁来卖、如何送等问题。过去5年,全县累计实现网络零售额136亿元,卖出64亿元的农产品及加工品,惠及当地群众100万人。
改善交通设施
文旅融合发展
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主力从桑植县刘家坪等地誓师出发,经历几天时间,陆续抵达辰溪、溆浦等地。
后来,乘车从桑植县到溆浦县,不过半天时间。去年12月6日,张吉怀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段路程进一步缩短至2小时以内。
从高铁芙蓉镇站下车,乘车不到10分钟,就可抵达湖南永顺县芙蓉镇景区。吊脚楼依山而建,山间飞瀑流湍,风格独特的古镇风貌吸引了众多游客。每天晚上,融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实景演出《花开芙蓉》精彩上演,让小镇格外热闹……
芙蓉镇新城社区居民石辉将自己的制茶作坊搬到了景区内,从加工制作本地茶叶的小作坊,发展成制茶技艺展销一体的文化场馆。“4月18日,刚给一位游客发去20斤茶叶。”石辉说,不少游客都成了回头客。
“从芙蓉镇出发,经不二门、老司城,最后到达位于塔卧镇的革命根据地旧址,已成为游客青睐的热门旅游路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说。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湘鄂渝黔革命老区人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以人文历史、自然山水和红色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业,不断为老区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2016年到2019年底,桑植县红色旅游总收入从21.92亿元增长到39.39亿元;旅游人数由446.4万人次增长到688.62万人次。在贵州铜仁,梵净山景区周边1200多农户从事餐饮、住宿、表演等旅游服务,间接带动万余人通过参与旅游产业实现致富增收。
“媳妇快起来,门口挂盏灯;照在大路上,同志好行军。”在湖南省桑植县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民歌回荡……这首歌唱出了湘鄂渝黔革命老区群众的深情厚谊,映照出军民鱼水情深。
湘鄂渝黔革命老区地处武陵山区,群山苍莽、溪谷纵横,山岭阻隔、环境闭塞,多年来发展相对滞后。经过脱贫攻坚,曾经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适合养什么就养什么,帮乡亲们找到一条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致富好路子。大山深处的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利用地理优势,发展白茶种植,7.45万人从事茶产业,3.5万群众靠茶增收;张家界市永定区重点培育莓茶,“小叶子”敲开“致富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种植黄金茶和莓茶10余万亩,油茶林面积达45万亩……老区的实践表明,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根本出路,输血更要造血。选准一个产业,能带富一方百姓。
产业旺,家园兴。如今,老区的乡村处处焕发生机,道路硬化到门口,小汽车开回村子,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谭勇以前在深圳务工,返回老家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楠木桥村后,承包了108亩水塘,带动12户村民增收。村里建起7000多亩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现已孵化出12个家庭农场、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农业公司。乡村大舞台,蕴含发展大机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人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鼓励更多有志青年扎根农村、各展所长,就能一起建设更好的宜居宜业幸福家园。
近年来,沪昆、张吉怀等高铁开通,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株潭都市圈等区域带动下,老区发展正迎来新机遇!唱响“照在大路上”歌谣的红色家园,如今大踏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宽阔大道上,书写着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天刚蒙蒙亮,欧和清、欧和明兄弟俩便匆匆赶往自家茶园:“今年的茶叶品质好,可以卖个好价钱!”下午,他们便把清晨刚刚采摘的鲜叶卖给当地的茶叶生产企业。
欧家兄弟住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白果乡金龙坝村,去年光卖茶叶就收入3万元;茶叶如今已成那里的支柱产业。金龙坝村里有个200多年历史的古寨,贺龙元帅曾率领红军驻扎于此。欧和清、欧和明兄弟俩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讲述红军和游击队的故事……
2009年,村里产业能人冉茂文开办木门洞茶厂,发动群众种茶。2012年以来,全村茶叶种植面积逐渐发展到近7000亩。冉茂文担任了村支书,带领村民脱贫奔小康。
2021年,恩施玉露茶制作技艺第十一代传承人蒋子祥在白果乡投资创办楚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陆续与500余户茶农签订了3000亩茶园的鲜叶收购协议。品牌溢价让茶农受益。“鲜叶卖给楚蕊公司,价格比过去高1/3。去年,我家每亩茶叶收入5000多元,今年预计要在8000元以上。”欧和清说。
据统计,2021年,恩施市恩施玉露茶产量2530吨,产值达17亿元。恩施州茶园总面积达180万亩,综合产值为170亿元,带动80万名茶农增收致富。
一大早,重庆市黔江区水市镇居民彭江燕就换上保安制服,前往水车坪景区上班……这份“家门口”的工作,每个月能给她带来3000多元的收入。
水市镇水车坪老街附近的小广场上有一棵皂角树,当地人说,红军当年在这棵树下驻马誓师,干革命、打土豪,把钱粮分给贫苦百姓,因此就把这棵树称作“红军树”。
水市镇平均海拔1200米。近年来,大批干部来到这里,跟村民一起探索致富路。“先是解决水、电、路等硬件设施,随后通过创建景区,一大批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水市镇水市社区第一书记刘元说,“现在还建起了立体农业。”
村里条件好了,不少能人也被吸引了回来。在冯家街道寨子社区,外出打拼多年的粟永陆回到家乡开办了农家乐:“现在路好了,从城里进村,只要半小时。”
如今的黔江,产业旺了——全区桑园面积接近10万亩,特色产业覆盖脱贫户90%以上;岗位足了——去年引导组织农民工外出务工12.7万人,其中脱贫人口2万多人。
“脱贫不是终点,我们正在切实推进52个区级重点帮扶村的工作,着力打造4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黔江区乡村振兴局负责人说。
打响过甘溪战役和困牛山战斗,见证了红军第二、第六军团胜利会师,贵州省铜仁市是一块红色热土。这里经济发展一度滞后,现在起了很大变化……
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的刺绣技艺,集纺织、挑花、剪纸等工艺于一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外婆和母亲的熏陶下,松桃苗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石丽平打小就练出了一手绝活:“苗绣技艺不能失传,我要让它帮山里的姐妹们脱贫致富。”从2000年开始,石丽平搜集整理苗绣的不同绣种和纹样,并建起产品加工生产基地。
经过10多年努力,石丽平带起了一支260多人的专业刺绣队伍。在妇联和有关部门支持下,石丽平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4000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在铜仁市其他地区,越来越多妇女凭借刺绣技艺实现脱贫致富。在万山区旺家花园社区,居民李廷娥正忙着赶制订单……旺家花园社区居住着1.8万余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社区引进苗绣企业,帮助妇女就业。
近年来,铜仁市推动“指尖技艺”转换为“致富产业”。全市共培育特色手工产品企业153家,培训绣娘2万余名,实现产值3.2亿元,带动2000多名脱贫妇女稳定增收。
本版统筹:董建勤 张彦春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24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