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保护生态环境 尽显自然之美

2022-06-02 07:37:43    人民日报

船舶行驶在晨曦中的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水域。当地加强退耕还林、库岸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确保一库清水向东流。
郑家裕摄(影像中国)

 

位于湖南省常宁市洋泉镇的洋泉水库,风光秀美,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惠民。
刘东华摄(影像中国)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层林尽染。
肖学平摄(影像中国)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风景秀丽。当地积极推进城市公园建设,将公园形态和城市空间有机融合,为群众打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李 军摄(影像中国)

 

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在树枝上栖息。近年来,当地政府努力保护川金丝猴、雪豹等珍稀物种,目前该保护区已成为我国野生川金丝猴种群最大的保护区。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空中俯瞰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黑巴草场。当地通过合理放牧、发展生态旅游等方式,结合人工种草、草地改良等措施,优化草种结构,保护草原生态,展现出独特优美的风景。
杨文明 熊平祥摄影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全面小康最亮丽的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辽阔大地山川更加秀美,人民生活的家园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本版策划 朱  伟  唐露薇

版式设计 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02日   第 07 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在新时代发扬光大沂蒙精神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