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部五年规划出炉,生物经济要上新台阶

陆娅楠    2022-05-11 10:21:22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生物经济”是什么?小到一颗种子、一剂疫苗,大到一家电厂、一片产业园区,都可能是生物经济的范畴。

我国是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生命健康消费市场最广阔的国家之一,生物产业门类、体系齐全,一些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已处于第一梯队,但生物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尚属空白。

把握风险挑战,科学规划、系统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印发。

“这部《规划》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介绍,《规划》将生物经济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科技经济战略的重要内容,为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十四五”,我国生物经济总量规模将迈上新台阶

生物经济,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为动力,以保护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为基础,广泛深度融合医药、健康、农业、林业、能源、环保、材料等产业。

“生物技术是21世纪最重要的创新技术集群之一,具有突破性、引领性等显著特点,特别是在促进社会民生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许航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科技突破不断涌现。青蒿素实现我国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目前在研的创新药数量居全球第二,在基因检测、超级稻、人工合成淀粉、疫苗等领域已形成比较优势。

产业创新持续活跃。近年来,生物领域成为投资热点,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生物企业占比达1/3,“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约8%。生物制造体量进一步扩大,现代生物发酵产品占全球70%以上份额。

区域集聚效应明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成为全国生物经济创新高地。约80%上市企业、90%国家一类新药、85%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产品,来自这些区域。

成绩突出,但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原始创新能力仍较为薄弱,基础生命科学理论、底层关键共性技术、高端仪器和试剂、生物信息资源等积累不够,技术创新体系仍不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比较少。

为此,《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即“我国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概括起来就是‘五个新’。”王翔说。

生物经济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升,年营业收入百亿元以上企业数量显著增加;

生物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生物产业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提高,区域性创新高地与产业集群的数量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生物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更加广泛惠及人民健康、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

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基本建成国家主导、防控兼备、多元立体、机制顺畅、基础扎实的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

生物领域政策环境开创新局面。体制机制和制度环境更加优越,生物技术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审评审批、市场准入、产品定价、市场监管、产权保护等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入。

培育壮大医疗健康、生物农业、生物能源与生物环保、生物信息4大支柱产业

生物经济涉及面广,覆盖较多产业领域。为突出重点,《规划》明确将满足人民群众“医”“食”“美”“安”新需求作为生物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培育壮大医疗健康、生物农业、生物能源与生物环保、生物信息4大支柱产业。

健康产业领域最受关注。《规划》提出,发展微流控芯片、细胞制备自动化等先进技术,推动抗体药物、重组蛋白、多肽、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等生物药发展,鼓励推进慢性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和罕见病的原创药物研发。拓展智能手术机器人、数字疗法、粒子放疗等先进治疗技术临床应用。

为了促进生物医药发展,《规划》提出,进一步健全药品和医疗器械优先审批政策,鼓励新药境内外同步研发申报。全面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优化许可持有人变革程序和要求。加快推进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完善委托生产管理,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介绍,2021年,我国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为近5年来最高水平;生物药品制造、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制造等子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3.8%,实现利润在医药工业利润总额中的比重达41.7%。“下一步,将实施医药领航企业培育工程,结合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实施,支持大型企业实施创新转型,形成一批国际化程度高、全球布局发展的大型制药公司。”

农业产业关系百姓饭碗。《规划》提出,有序发展全基因组选择、系统生物学、人工智能等生物育种技术,提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和质量;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前沿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融合,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实现食品工业迭代升级,降低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

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产业潜力巨大。《规划》明确,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功能型微生物、酶制剂,助力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开展新型生物质能技术研发与培育,推动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转型,加快生物天然气、纤维素乙醇、藻类生物燃料等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

生物信息产业前景广阔。《规划》要求,面向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发展智能辅助决策知识模型和算法,辅助个性化新药研发;利用5G、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实现药品、疫苗从生产到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卫生健康大数据在医学科研、教育培训、临床诊疗、产品研发、行业治理、医保支付等方面的应用。

据介绍,为支持生物经济发展,我国将统筹利用各级各类相关财政资金支持生物经济发展,加大对生物相关科技创新和产品服务的支持力度;继续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试点;鼓励地方建立健全生物质能财政补贴政策。

发展生物经济,“坚持风险可控”是重要原则之一

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生物经济,“坚持风险可控”是重要原则之一。

加强生物资源安全管理。《规划》提出,制定完善生物资源和人类遗传资源目录。完善生物资源数据库建设,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等重要生物资源的保护。规范生物资源分级分类应用原则。完善生物资源信息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和动态分析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对我国生物资源的影响,保障我国生物资源安全和动态稳定。

建立国家层面生物资源共享体系。《规划》明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和评估,构建生物资源数据库和数字“图书馆”。统筹实现我国生物数据资源统一汇交共享。

要加快建设生物安全保障体系。《规划》明确,集约化建设生物安全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生物信息、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菌(毒)种保藏、动植物遗传资源保藏等国家战略资源平台。围绕人口健康、检验检疫、国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坚持总量调控、因需布局、动态调整,统筹布局建设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

“各地方和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共同推动生物经济发展壮大,确保《规划》目标和整体战略任务落地落实。”王翔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旧瓶装假酒?休想!防伪溯源护航中国品牌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