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起中小学劳动课要学煮饭,五六年级要学会西红柿炒鸡蛋”“三四年级掌握1-2中家禽饲养方法”“七到九年级能用螺丝刀等工具对家电进行简单维修”……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这一举措让不少70后80后直呼“劳动课回来了”。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件事。
对于很多人,课堂上边学边玩做手工、放学后打扫教室卫生、定期进行学校大扫除,是记忆最深刻的劳动教育。不过,很长时间以来,大学生入学时不会套被子,中学的家长要给孩子班级请保洁等新闻,也折射出劳动教育、劳动意识的缺失。的确,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也随着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劳动似乎悄然退出了成长的课堂。当此之时,让劳动课回归,可谓充满了现实意义。
直观来看,劳动教育能培养人的生存能力,为优质的日常生活提供基础性支持。但撇开具体的劳动技能,新课标劳动课还能为孩子们带来什么呢?
就学科知识而言,劳动过程中接触的花草树木、锅碗针线,都是将理论投入实践、让知识联系现实的最好老师。穿针引线时意识到针尖的锐利,明白这是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的结果;种花点豆时感到汗水滴落,“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更加难以忘记。当学科知识邂逅劳作场景便会擦出融会贯通的火花,知识储备的“半亩方塘”如镜子打开,创造力灵光闪现、一触即发,“源头活水”往往奔涌而来。
更重要的是,劳动教育培养的是一种根本性的价值和认知。李大钊说,“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而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托尔斯泰说,“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并非怠惰而是勤劳”。孩子们或许不能理解这样的话语,但是通过收纳清扫把房间整理得焕然一新、通过煎炸烹煮把美食端上餐桌、通过栽种培育收获瓜果菜蔬、通过细心揣摩让坏掉的收音机重新发声,他们一定能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满足和快乐。一旦领悟了劳动的价值,也就更能形成劳动的习惯。对劳动的热爱、对劳动的尊重,也莫不可从其中来。
再换个角度看,劳动对于孩子们的个性成长,也有着重要意义。学校教育从来就不限于知识传授,培养健全的人格、强健的精神,也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吃一碗面条、煮一碗面条、擀一碗面条,给孩子们带来的心理感受肯定不一样,对孩子们成长的意义也肯定不一样。在从擀面到煮面再到吃的过程中,或许还有种麦子、磨面粉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对食物中凝结的人类劳动有更多敬惜,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自理、自立、自主的价值,体会到生而为人责任感、存在感。劳动可以包括艰辛付出的过程,也可以包括战胜挫折的过程、团结合作的过程、耐心等待的过程、持之以恒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意志得到磨砺、精神得到锤炼,一种更独立、更谦逊、更深沉、更坚韧的人格的种子,也就悄然撒播在了孩子们的心田。
劳动课重回教育课堂,有利于完备学校教育体系,引领青少年全面发展。但具体如何安排实施,还需要精细研究。劳动课的成绩如何评定?课程作业如何确保不让家长“代劳”?如何配合整体教学方案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确保证劳动课不被淡化,切实提高青少年劳动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才能真正发挥劳动课归来的价值和意义。
这正是:
培育劳动小能手,
居家饮食不再愁。
童子灶间抬头问,
几颗番茄炒蛋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