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芳菲菲其弥章 :《离骚》中的香草你都认识吗?

吴潇湘    2022-06-06 10:49:38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N°生活工作室

草木是一种文化。孔子在讲到学《诗经》的意义时,曾强调“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屈原《离骚》中运用大量香草意象比喻诗人高洁的品格,表达了诗人的无限情思与高远抱负。

香草之芬芳,或为馥郁、或为清冽、或为辛辣,不仅寓志,还可祛病,在人们的伦常日用、一饮一啄、摄生养性之中,另有一功。端午时节,让我们在《离骚》的诗意中,一同走进香草的曼妙世界吧!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木兰,又称辛夷,姿容优美,芬芳馥郁,多喻君子。为现今的木兰科植物望春玉兰或紫玉兰。其木可制舟桨。

辛夷入药,辛温开窍,解肌散表。南朝医家陶弘景称“小时气辛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两件香囊、两件草药袋中都有辛夷。可见,自古以来辛夷就作为香草随身佩戴,祛秽保健。辛夷是治疗头面疼痛和鼻塞鼻炎的良药,也可用作面脂,能使肌肤光泽。

秋菊,菊花的别称。《礼记》有云,“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菊花秋天开花,色彩丰富,香气独特。

《荆州记》记载,汉代南阳有菊水,其源旁悉生芳菊,水极甘馨,常饮能祛病强身,人多长寿。太尉胡广引种至洛阳,处处传植。其苗可以入菜,花可以入药,囊可以为枕,酿之可以饮。陶渊明赋予了菊恬淡超然、不媚于俗的人格魅力。高人隐士常种菊于篱落畦圃之间,以此自喻孤高绝尘。

菊花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之效。种类不同,功效各有侧重。白菊长于祛风,贡菊主明目,杭菊善利咽,野菊可消炎。菊花不仅可泡水代茶饮,还能制成药枕香囊一类,取其芳香之功。张爱玲在《金锁记》中有一处闲笔,写赵嬷嬷枕了一个菊花叶子枕头,可使眼目清凉。想来为作者身边所见常事,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菊花枕在近现代仍然十分流行。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芷,一般指白芷。蘼芜白芷愁烟渚,白芷生长于林下溪边等幽僻之处,幽香阵阵。

古时人们在立春之日多以白芷、桃皮、青木香三种香草煮水沐浴,以示隆重,也可祛除寒邪。白芷入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善治外感风寒和头身疼痛等症。

白芷芳香避秽,是制作防疫香囊的常用材料之一。《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中记载了一个防疫香囊三香散,取白芷、苍术、石菖蒲、广藿香等药各3克,共研细末,装袋置于香囊中,佩戴身上,时时嗅闻,可预防时疫。

荃,即菖蒲,得名于蒲类之昌盛者。香气浓郁,可提取芳香油。千百年来,菖蒲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主角。

分食粽子、悬挂蒲艾、饮菖蒲酒的端午民俗沿袭至今。吴地风俗,以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即为传说中的雄黄酒。以余酒点染小儿的额、胸、手足心,可杜绝蛇虺之患。夏秋之夜纳凉,燃一把菖蒲和艾叶,轻烟袅袅,可驱蚊灭虫。古人夜读,常置一盆菖蒲于案几之侧,不仅诗意盎然,尤奏护目之效。

菖蒲种类繁多,如水菖蒲、石菖蒲、九节菖蒲等。端午节悬挂者多为水菖蒲。服食入药则以石菖蒲为上,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理气活血等功效。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艾,艾草。植株馨香浓烈,入馔入药皆可。

艾草是古代预防瘟疫的一株奇草。《本草纲目》记载有白蒿、白艾等,其中以湖北省蕲春县所产的“蕲艾”为胜。旧称五月五日采艾,或以艾绒熨灸,或以艾草与柳叶桃叶菖蒲等浸泡沐浴,可以辟瘟疾。艾以全草入药,温经散寒、去湿止血。

端午前后,湿热之气渐长,此时,家家户户洒扫庭除,采来艾草挂在门楣或烟熏房屋,其特殊芳香可驱蚊虫。艾叶性温,晒干捣碎得“ 艾绒”,灸上一炷,温通经脉,强身健体。以艾沐浴泡足,散寒通痹。

兰,此处多指佩兰。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佩兰芳香宜人,可纫可佩,可膏可浴。

佩兰入药,性平味辛,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的功效。制作香枕,可安神助眠;制成香囊,可醒脑辟秽。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也有内装佩兰的香囊。用佩兰泡水洗澡,正是“浴兰汤兮沐芳”,可止痒舒筋活络,还能缓解皮肤病。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离骚》中香草繁多,虽意象相似,却各美其美。草木有本心,正如诗人借香草所喻的高志美德,香草的性味功效也本自天成,它们各自含芬吐芳。

(作者为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展览策划部主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正版or盗版?你会在哪里看网文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