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红旗插盐城

——《百面战旗红》之“叶挺部队”

《百面战旗红》创作组    2024-04-16 20:03:38    《人民周刊》

编者按:为展现人民军队英雄风采,本刊陆续刊发军史题材纪实文学作品《百面战旗红》。这部作品由罗援领衔主编、叶征担任总策划、李玲负责召集团队创作,创意源于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的百面战旗方队,讲述每一面战旗背后的动人故事,彰显每一面战旗蕴含的血性军魂,昭示了一支有精神、有灵魂的军队必定战无不胜!本期刊发第55篇文章。

荣誉战旗名称:叶挺部队

授旗时间:1947年8月28日

授旗时战斗序列: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31旅92团

授旗领导机关: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司令部、政治部

授旗前后主要战斗序列沿革:前身为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的1师3旅特务连;1943年1月,组建新四军1师3旅特务营;1945年1月,以3旅特务营为基础,加入(南)通如(皋)启(东)海(门)等地方武装,扩编为新四军苏中军区第4军分区特务团;9月,改称第4军分区特务1团;11月,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59团;1946年9月,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31旅92团;1947年2月,为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31旅92团;1948年2月,为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第11纵队31旅92团;1949年2月,为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29军85师254团;1950年11月,改编为第10兵团兼福建军区直属85师254团;1952年5月,改编为福建军区水兵85师254团;1953年6月,改编为福建军区水兵师2团;1955年1月,改编为海军陆战师陆战1团;1957年8月,改编为南京军区守备第11师68团;1969年12月,为上海警备区警备第2师9团;1985年8月,改为南京军区守备第1旅;1993年1月,为上海警备区某海防旅;2017年,为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特种作战某旅。

战旗精神:铁的信念,铁的纪律,铁的作风;当尖兵,打硬仗,拖不垮,打不烂的革命志气。(简称“三铁一气”)

 

叶挺名震四方,就像三国名将赵子龙一样,一身英气,无人不晓。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叶挺不仅是骁勇善战的“铁军”掌门,还是人民军队的创始人、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首任军长、36位无产阶级革命军事家之一。

但要说起叶挺城,知道的人却并不是很多。其实,叶挺城即今日江苏盐城。1946年4月8日,叶挺因飞机失事罹难,苏皖边区政府为纪念他,采纳盐城各界人士建议,遂将新四军长期战斗并重建为军部的盐城改为叶挺城。

1947年8月,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配合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和山东战场内线歼敌,我华东野战军所属苏中、苏北部队果断发起了叶挺城攻坚战,亦称盐城战役。战役中,诞生了一批敢打敢拼、以叶挺名字为至上光荣的“叶挺部队”。第11纵队31旅92团和第12纵队35旅103团,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92团高举“叶挺部队”战旗,接受了人民的检阅。

 

 

大战在即,92团不甘当替补

1947年夏末,正值三伏,广袤的苏北平原骄阳似火,热浪滚滚。一群身穿简朴军装的汉子围坐树下,挥汗如雨,争论不休。他们是华东野战军第11、第12纵队和地方部队的领导,难得碰在一起,群英汇聚,研讨如何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一面坚持阵地,一面举行反攻”的指示精神。

会议由中共华中工委书记陈丕显主持,他扫了一眼与会人员,第11纵队兼苏中军区司令员管文蔚、政委姬鹏飞、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胡炳云、政治部主任李干辉,第12纵队兼苏北军区司令员陈庆先、政委曹荻秋、副司令员常玉清、副政委兼35旅政委谢振华、参谋长覃健、政治部主任孙克骥等,个个精神饱满。

见大家都静了下来,陈丕显边摇蒲扇边说:“刘邓大军最近举行了鲁西南战役,拉开我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牵制了国民党军主力,鸡一飞狗就跳哇,苏中、苏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频繁调动,混乱不堪。据此,我军应集中优势兵力,乘虚而入,攻敌不备,一举夺回叶挺城,断敌南北交通。”

在座的都是久经沙场的战将,大家很清楚,叶挺城是苏北平原上连接苏鲁地区(南)通(赣)榆公路线的交通枢纽,城内建有大型军火和物资仓库10余座,屯储着大量武器弹药、被服装具、食品和装备器材,是国民党军联勤总部在苏北的重要补给基地。城四周和城墙上筑有大量工事,城内主要建筑物和路口均设有地堡,城外构筑卫星据点,并有水深面阔的串场河环绕,防守十分严密,易守难攻。

这就是只浑身长角的肥羊,无论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期间,一直都是各方必争之地。

最后,经缜密商议,大家一致认为叶挺城沦为敌手已经七八个月,像把刀子横插在苏中、苏北两大解放区之间,现在该夺回来了!

从掌握的情报看,国民党军挑起内战、占领叶挺城后,先后已有5个师走马灯似的轮流驻防。两个多月前,刚又换上了李铁民的42集团军1师,所属3个团中的1团驻守西门、北门,3团驻守东门、北门,2团驻守城外伍佑、卞仓和大团。师部设在高福和大楼。

李铁民是“变色龙”郝鹏举的部将,外号“李老铁”,狂妄自大,野心勃勃,与声名狼藉的郝鹏举如出一炉。此人自诩坐镇叶挺城十拿九稳,信誓旦旦表示:“共产党把盐城改为叶挺城,我来了后还叫它盐城。盐城固若金汤,弹药军需充足,坚守半年不在话下。”

管文蔚淡淡一笑对大家说:“陈毅司令员不久前曾作诗一首,‘教尔作人不作人,教尔不苟竟狗苟。而今俯首尔就擒,仍自教尔分人狗’,把叛贼郝鹏举剥得干干净净。李铁民要走郝鹏举的死路,那就随便,咱们活捉李铁民,把红旗插上叶挺城!”

被苏北群众亲切称为“胡老大”的胡炳云说:“李铁民这家伙根本不是对手,我们一砸一个准!”

一贯闻战则喜的谢振华鼓劲道:“那就趁敌立足未稳,来个速战速决,一招制敌。”

会议决定,由陈丕显、管文蔚、姬鹏飞、陈庆先、曹荻秋等5人组成叶挺城战役指挥部,管文蔚任总指挥,陈庆先任副总指挥,前线指挥部设在西郊仓头庄。参战部队一梯队为11纵31、32旅,2军分区4团,12纵34、35旅。11纵31旅92团和12纵35旅103团为战役预备队。

战役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扫清盐城南面伍佑和北面上冈等外围据点,由11纵31旅91、93团从南、东两面围攻叶挺城东南25里处的伍佑镇,32旅96团围攻伍佑以南的卞仓、大团;第二阶段在两天两晚时间内攻占盐城,由12纵34旅102团攻打叶挺城东北20里处南洋岸,35旅105团在阜宁方向警戒打援,104团从西边围攻伍佑镇。

战役指挥部迅速上报了这一计划,随即得到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副司令员粟裕的批准。特别强调,叶挺城曾是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当地军民对叶挺发自内心地敬重,要以此来激励部队敢打敢拼,杀敌立功,再次解放叶挺城。

92团当了预备队,虽然总攻时也可能要上,但团长徐光友、政委陈伊仍不免有些失望。不过,作为战场老将,知道兵无常态、水无常形、好钢用在刀刃上的道理,马上组织部队战前演练。

副团长李力群、副政委徐博、参谋长胡步福等分别下到连里,组织召开军事民主会,让大家群策群力,进行夺堡攻坚准备,同时督促班排进行战术和单兵突击演练。

时年30岁的徐光友,是出身红25军的一员虎将,从小放过牛,12岁参加红军,15岁担任通信排排长。

一次阻击战中,他带领全排顽强御敌,掩护撤退时,左脚被敌手榴弹炸伤,死里逃生躲进深山,遭遇断水断粮的困境,全靠人民群众掩护救助,才保了一条命。

当了警卫连连长后,一次遭遇战,徐光友掩护被敌重围的军长徐海东撤离,自己因寡不敌众,受伤掉队,也是在老百姓保护下,三天三夜才被战友救回。

在徐光友心里,人民群众就是再生父母,人民军队是为人民打天下,谁也不准违背人民的利益,破坏群众纪律。在他的带领下,92团的群众工作一直十分出色。

他对全团说:“这次战役就是为了叶挺城人民的复仇之战,92团不能当甩手掌柜的,要为夺回这座光荣之城作贡献,还叶挺城民众一个朗朗乾坤。”

扫清外围,92团利剑待出鞘

为了打好首战,落实陈粟首长指示,战役指挥部特意颁发了第三号政治命令:“叶挺城攻坚战务必全胜,哪个团先攻进城,首先完成任务,支援兄弟部队好,战场纪律好,就授予哪个团‘叶挺部队’光荣称号!”此外,还设置了“叶挺营”“叶挺连”“叶挺勇士”等光荣称号。

各团接到命令后,立即在部队广泛传达、深入动员,犹如在干柴上点了把火,开展了杀敌立功、争取荣誉的革命英雄主义竞赛活动。

92团政委陈伊在动员大会上说:“谁英雄,谁好汉,我们在叶挺城战役中比比看!今天我们是预备队,明天我们要当突击队!”

1营营长杨增彤表态说:“作为从老1师发展起来的英雄部队,我们1营决不含糊,冲锋陷阵,‘叶挺营’荣誉称号谁也抢不走。”

3连6班副班长陈和进在决心书中写道:“‘叶挺勇士’就是我的目标!”

另一个担任预备队的103团,与92团一样是纵队主力,憋得嗷嗷叫,死盯着92团,也发誓要争取当上“叶挺部队”。

8月6日晚11时许,战役开始,参战部队以伍佑为中心分头进入阵地。

7日清早7时许,91、93团突进伍佑镇第一道圩后,向纵深逼近,并开始向各据点进行近迫作业。下午1时45分发起攻击,各部在炮火支援下,勇猛突击。

93团1营突破敌主阵地外围的土圩后,以炮火摧毁了北街核心碉堡和火力点。冲在最前面的3连遭遇敌暗堡中的机枪封锁,情急之下,连长命令两个尖刀班在街道两侧民房内墙打洞,向前挺进接敌,最先突进北街中心区,后与友邻协同全歼守敌。3营则突破东北街,向中心区发展。

91团2营在一个小土圩里与敌人1个连对峙。教导员命令各连阵前喊话,展开政治攻势,宣传我军优待俘虏政策,直接瓦解了敌人。

接着,2营继续向小土圩南边青龙桥口挺进,对依托桥头堡负隅顽抗的130多名敌人展开包围,先以猛烈炮火炸塌了敌两个桥头堡、炸毁了延伸的野战工事,接着仍以阵前喊话的方式展开政治攻势,迫残敌缴枪。

在大团攻击方向,32旅96团1营2连利用夜暗登上7条木船,驶入离对岸200米的守敌河湾滩头位置,隐蔽待机攻击。8月7日拂晓,在炮火支援下,2连3班突击组首先强渡靠上对岸,猛扑到土圩上,消灭了前沿之敌。

慌乱的李铁民亲自打电话给2团团长,吼叫道:“一定要守住,一定要守住,大团不保,盐城则危!”

面对敌人组织的反击,2连指导员朱广泰端起机枪对敌横扫,突击队员随后跟进,打垮了敌人的反击,控制了土圩子。

天亮后,敌人在土圩子东南角负隅顽抗,我96团攻击部队将敌四面包围,一边用小炮轰击,一边展开政治攻势,终于迫使1个连的敌人全部缴械投降。

攻击到下午3时许,盐城南北的大团、卞仓、伍佑、南洋岸等敌据点被我第11、第12纵队攻击部队相继攻克,歼灭守敌2团全部和盐城县保安队等地方反动武装共计1500余人,缴获一部分武器弹药装备和大批军用物资,控制交通线80余里。

在我军强大攻势下,不到一天,战役第一阶段——肃清外围据点战斗顺利完成,李铁民费尽心机打造的“铁的盐城”第一道防线彻底破防,盘踞在上冈、冈门、新兴场据点里的敌人,纷纷龟缩至叶挺城。

听着枪炮声由稀疏到密集,又由密集到稀疏,92团官兵心里也随之涨落起伏、七上八下,看着兄弟部队押着俘虏、拉着缴获物资下来,十分眼馋,求战热情高涨。有的战士干脆自嘲:“人家吃肉,咱连汤都喝不上喽。”

103团团长王志增也打过电话来串联,向老伙计讨主意。徐光友十分有把握地表示:“仗有得打,耐心等。”徐光友的大将风度,影响了整个92团,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等待战役第二阶段围攻叶挺城的关键时刻到来。

8月10日,攻城部队各部均抵达叶挺城郊外四周,形成了对叶挺城的合围态势,第二阶段围攻叶挺城开始。

按照预定方案,11纵31旅主攻东门,32旅主攻南门,2分区4团从串场河南天主教堂方向泅渡攻城,12纵35旅攻西门,34旅攻北门,31旅93团和35旅105团分别负责东台、阜宁方向的警戒打援。攻城部队把整个城区围得铁桶一般,轰得跟蜂窝一样。

为了准确指挥、有效歼敌,管文蔚总指挥把指挥部移至距前沿阵地1.6公里的地方。他仔细观察了敌人的防御态势后,立即决定把预备队都拉上去,不给守敌半点喘息机会,一鼓作气拿下城池。

剑指内城,92团率先破关防

接到参加攻城的命令,92团、103团上下一片欢呼,立刻进入战斗状态。

8月11日凌晨1时30分,憋足劲的92团一举渡过东门闸。3时30分,攻占了东门外之八腊庙、三角圩子两点,歼敌4个班。

4时整,92团1连向长角庙之敌发起攻击,只用5分钟就俘敌17人。接着,92团又派了两个连,抵近城墙边进行土工作业,开挖了数条曲折的龙形交通壕。

其他攻城部队进入阵地后,也纷纷控制各门要点,进行土工作业,迫近敌城墙,对守敌形成巨大压力。

8月11日拂晓开始,2分区4团向南门外天主教堂发起猛烈攻击,并于当天下午4时占领天主教堂,残敌退入城内。

至此,东门、南门外围全部为我军占领。不过,敌人为固守内城,早就把河面上通向内城的桥梁逐一加以毁坏或拆除。

8月11日夜晚,攻城各部队不顾连续作战的疲劳,借着淡淡的星光,在串场河上架设临时简易桥梁,以备攻城。

92团1营3连负责突破的地段河面上,连长张国生和指导员何兆祥一个指挥火力压制敌人,一个组织人员加强政治鼓动,配合得十分默契,一个多小时就搭好了简易突击便桥。

31旅旅长段焕竞等主要领导深入到河岸,一面亲自组织指挥,一面和战士们一块搬运器材。不久,所有连队都架好了便桥,并赶制了过水浮桥和爬城大梯、巷战用梯子,做好了一切攻城准备,只等上级下达总攻命令。

8月12日凌晨4时许,叶挺城的轮廓已经隐约可见。敌人苦心构筑的防御工事显现在战士们面前。两丈高的城墙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枪眼,每隔数丈就有碉堡。城前地堡密布,一条10米宽的护城河绕城而过,岸坡陡峭。李铁民仍想借此拼命一搏,故拖延时间,等待增援。

92团团属迫击炮和各连六〇炮排的炮手们架好了炮,突击队队员在步枪上装上了雪亮的刺刀,蹲伏在离敌人40多米的交通壕里,随时准备出击。

凌晨5时整,3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战役总攻开始!各部队各种口径的火炮、轻重机枪突然一齐轰鸣,成群的炮弹向敌阵地飞去。

炮手商长生瞄准好后,三炮过去,就命中了两个隐蔽式碉堡。又“轰隆”一声,我军的山炮把敌人最大的炮楼打了一个大洞。敌人开始慌乱,一个个狼狈地抱着头从碉堡里爬出来,逃到壕沟里,到处乱窜。

半小时后,敌大部分碉堡皆为攻城部队的炮火所摧毁,城墙也被轰开了一个大豁口。

进攻的时间到了,攻打东门的92团,在团长徐光友、政委陈伊指挥下,集中全部轻重机枪,向对岸敌堡进行猛烈扫射,掩护突击连强渡护城河。

92团1营摧毁东南面敌碉堡3个,营长杨增彤下令出击。3连架桥组组长是2班班长张云德,立刻带着两名战士,跃出交通壕,抬着用长梯和帆布做成的浮桥,迅速扑到齐胸深的护城河里搭浮桥。

慌了手脚的敌人拼命向河里扔手榴弹,张云德等人全然不顾,迅猛地把浮桥向前一推,浮桥像箭一样搭上了对岸。桥架成了,突击队的战士们迅速从浮桥上跑过,冲上对岸。

突然,桥桩被压断了一根,架桥员吴忠华立即带领几名战士跳入齐胸的河水中,用肩膀撑住桥身,大声喊:“同志们,快冲过去!”就这样,接连不断地冲过了700多人。

3连5班的战士通过浮桥后,向城墙冲去。指导员邓江山大喊:“同志们,我们是叶挺部队,向前冲就是胜利!”

紧跟着的是6班,副班长陈和进大喊一声“同志们,跟我上!”便一个箭步冲到前面,带着6班战士迎着弹雨、顺着一段被毁成斜坡的城墙,呈“一”字形斜冲了上去。陈和进越过障碍,登上城墙,迅速向城墙内的敌人扔了3枚手榴弹,炸死炸伤几名敌人,成为登城第一人。

敌人负隅顽抗,陈和进又迅速打过去一梭子弹,打伤敌排长和敌班长各一名,其余敌人慌乱地撒腿朝城内跑去。陈和进紧追不舍,边追边喊“不要溜,缴枪不杀”,遂率领全班向城内方向杀去。

飞奔中,陈和进突然一个前扑,中弹倒地,班里战友赶紧过来拉他。陈和进忍着剧痛吃力地说:“我没有事,你们快去消灭敌人,6班……加油啊!”说完,又咬紧牙关向前爬了几米,壮烈牺牲。

在陈和进英雄壮举的激励下,担任突击队的3连和后续的7连指战员奋勇向前,像一把把尖刀直插敌阵,以摧枯拉朽之势,从东门一直打到西门口,迅速割裂了敌人的防御体系。  

多路突击,92团战后获殊荣

早上6时左右,92团1营3连于南水关东边首先突入城墙,随后92团2营5连突破东门,这两支突击队迅速穿过市区,边冲边打,一直打到西门口。

后续的93团3营紧随冲击,几支部队分进合击直插敌阵,打得敌人丢盔卸甲,向街心逃去。

同时,91团和2分区4团也由南门的民主桥、解放桥、太平桥方向攻进城内。

在城西北方向,靠前指挥的35旅政委谢振华,指挥由103团1营2连31名指战员组成的突击队,在队长高简银率领下,冒着敌人15挺轻重机枪、200多条步枪形成的交织火网,机智灵活地冲破了80米长的开阔地,涉过两丈多宽齐腰深的壕沟,冲到了城墙下,向城头甩出了排子手榴弹,炸得敌人晕头转向。

随即,8架云梯靠上了城墙,勇士们开始向城墙攀登。

1排排长马标拖着负伤的右腿,咬紧牙关,第一个跳下水沟,第一个奋不顾身地爬上城头,第一个把红旗插上了城墙,仅用了4分钟。

后来,共产党员魏振邦见红旗被敌人炸倒,又不顾弹雨冲了上去,一连刺倒两名敌人,将红旗第二次插上城头。

见红旗在城上飘扬,突击队勇士士气大振,和数十倍敌人进行了血肉横飞的白刃战,最后杀得只剩下6个人。高简银队长大呼:“同志们,守住缺口,死也要完成任务!”

共产党员江海奋不顾身地冲上城头,用大刀向敌人砍去。他在砍死两个敌人后中弹掉进了护城河,又奋力挣扎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沉入水中。

一个战士被敌人叉下了城墙,第二个战士又迎着叉子冲上去。敌人推倒了云梯,突击队员们再一次重新架起来攀登。

清晨,叶挺城头枪声、杀声、爆炸声交织在一起,已身负重伤的突击队队长高简银,带着4名战士始终死死守住缺口,为后续部队登城赢得了时间。

17岁的小战士于继仁登城时,腿已负伤,他坚持爬上城墙,用手榴弹炸死了敌机枪手。

8班班长罗荣登上城头刚露出半截身子,鼻子就被敌人鱼叉戳穿。他忍着剧痛,左手死死抱住墙头,右手趁势将冲过来的敌人拉下城去,然后用尽全力爬上城墙,用手榴弹炸死两个手执鱼叉的敌人,把倒下的红旗第三次插上城头。

敌人组织了两个连的兵力疯狂反扑,封锁了103团一梯队的冲锋道路。主攻连伤亡严重,城墙上的敌人以为我军突击队失去了反冲锋的能力,便一窝蜂地爬向突破口。这时,身负重伤的罗荣突然打出了一梭子机枪子弹,撂倒了20多个敌人。

勇士们死死守住突破口,子弹打光了,就与蜂拥而来的敌人展开肉搏,登上城头的7名勇士有5人受伤。

这时,王志增团长率一梯队快速登上城墙,指挥后续部队冲进城内,打开了北城大门,与敌人展开了巷战。

34旅旅长廖成美率一个营,由城西北角迅速通过敌人布雷区,渡过深水护城河,从35旅103团1营刚打开的突破口进入城内,直插北门,接应正在北门和敌军激战的102团从北门突入。与此同时,100团也由西门附近的福音医院攻入城内,城北门完全为我军所占。

残敌乱哄哄退入盐城中学大操场,我军炮兵追上几发炮弹,正好落在敌群中央,顿时敌人死伤一片。

李铁民见大势已去,带领部分残敌退守盐城东北小圩子——盐城中学核心据点,企图依托坚固工事负隅顽抗。

天明后,敌人两架飞机轮番向35旅阵地扫射,但也挽救不了守敌注定失败的命运。

激战至中午12时,我军集中炮火对困守大圩之敌实施了猛烈攻击,弹如雨下,将敌工事全部摧毁,圩内一片火海,残敌斗志尽失。

在旅政委谢振华直接督导下,103团逼近盐城中学以西,由正北、西北和东南方向实施主攻。接着,第11纵队91团、第12纵队特务团也猛插到盐城中学后墙角的敌地堡群附近。

91团3营9连直穿敌心脏,冲进圩子,甩出一排手榴弹后,利用政治攻势,把敌少将师长李铁民和42集团军少将副参谋长韩伊明等34个敌军官俘获。

经过15个小时激战,被敌人占领7个多月的叶挺城终于重获解放,“铁的盐城”被“铁的新四军”一拳砸破,又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叶挺城战役,先后攻克通榆路上阜宁经盐城至刘庄及其两侧重镇19处,控制通榆公路200华里,歼敌7250人,缴获各种火炮及掷弹筒150门(具),轻重机枪170余挺,长短枪3300余支,军用卡车32辆,汽艇3艘,骡马100余匹,电台6部,子弹30余万发,以及粮食、豆油、各式罐头食品,还有其他大量军用物资。

此次战役的胜利,使苏中、苏北两大解放区连成了一片,截断了国民党军进攻山东解放区的补给线,支援了山东战场的内线歼敌,对刘邓大军挺进中原、陈粟大军进军豫皖苏边区给予了战略配合,打乱了国民党军的部署,对扭转整个战局,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战后,新华社华中分社于8月15日评论称:叶挺城为我军解放之第一座坚城。8月19日,《苏北日报》发表的社论指出:这是华中被蒋介石占领、我华野主力北撤之后的空前胜利。《大众日报》发表的社论指出:这也是蒋介石在华东战场重点进攻中遭受的严重挫伤。

中共中央华东局和华东军区传令嘉奖参战有功部队。31旅92团、35旅103团获“叶挺部队”荣誉称号;92团1营、103团1营获“叶挺营”荣誉称号;92团1营3连、103团1营2连获“叶挺连”荣誉称号。追授第一个登城牺牲的陈和进“叶挺英雄”称号,授予最先入城的张云德、陆和顺、谢桂华、穆益文、江洪发、顾明德、姜庙桃、陈永庆、姜炳生等9名指战员“叶挺勇士”称号。给突击队队长高简银、班长罗荣等4人记特等功一次。

用“叶挺”名字命名的称号,是新四军部队的最高荣誉。一次战役下来,两个纵队预备队的团、营、连、个人都双双获得了这一殊荣,这在新四军历史上也属罕见。

 

 

继往开来,92团保持好传统

荣获“叶挺部队”称号的92团,在参加叶挺城战役之后,又先后在淮海、淞沪、福州、漳厦等百余次战斗中冲锋陷阵,共有9个连队在战争年代获得了新的荣誉称号。

新中国成立后,历经数次大的整编,92团几经辗转,驻防上海,改为上海警备区海防旅。几十年来,“叶挺部队”作为叶挺传人,牢记当年老团长徐光友的谆谆教诲,发扬遵纪爱民的光荣传统,积极参与上海发展建设,传承铁军精神,先后完成了APEC会议安保、抗击冰雪灾害、奥运安保、世博安保等重大任务,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保障国家重要活动顺利举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1年10月,举世瞩目的上海APEC会议期间,“叶挺部队”优秀士官王静奉命带领化学救援侦察先遣分队,为会议提供了防化保障。后来,王静被评为“全军优秀士官”。

2003年8月5日,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的散货船“长阳”号,被一艘铁壳船撞破,油舱大量重油泄露,对黄浦江生态造成严重威胁。接到上级通知后,“叶挺部队”紧急出动400余人,不顾腐蚀危险,跳到淤泥中,徒手清理厚厚的油污,很多人皮肤被灼伤送到医院治疗。经过三昼夜苦战,共清除沾油水草近千吨、含油废弃物和污泥480多吨,受到了上海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2008年1月春节期间,我国中东部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持续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和低温冷冻天气,给交通、通信、电力、能源供应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多年未遇的灾情,“叶挺部队”遵照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做好应对雨雪灾情工作的指示》,当天深夜,在旅长何传宝率领下,近2000人1个小时内机动至长江卢浦大桥,不顾寒冷,迅速奋战。到第二天清晨,清扫完毕桥面和路面积雪积冰,疏导车辆数百台次,保证了大桥的畅通和市民的出行,为上海人民群众度过一个祥和的春节作出了贡献。任务结束后,指战员都变成了“冰雕雪人”,不少战士的手脚、耳朵都生了冻疮,但是他们毫无怨言。

2008年7月下旬,“叶挺部队”担负了奥运安保任务,预先组织了围绕上海某体育场遭恐怖分子袭击的救援演练。演练了快速机动到位、封锁所有通道、指导观众撤离、侦检排毒破险、金属探测排爆、场馆染毒洗消、救护受伤群众等科目,特战队员过硬的素质和顽强的作风,受到各方好评。

2010年,“叶挺部队”担负世博安保任务,提出了“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确保万无一失”的口号,经受住了大客流的考验,共检查人员430万人次,检查箱包200多万件,为上海世博会作出积极贡献。安保任务完成以后,他们又来到外滩黄浦公园、陈毅广场和观光平台,开展为城市植绿、清洁街面、养护绿化带等助民活动。

2017年春,在新一轮部队体制编制改革中,“叶挺部队”的历史接力棒交到第72集团军特战旅手中。

转型成为特种部队后,面对从零开始的考验、破茧成蝶的阵痛,“叶挺部队”指战员厉兵秣马、上下同心。练跳伞,旅长带头跳出机舱,两年内完成主战营普跳;练潜水,指战员不顾耳膜刺痛,不断挑战身体极限练攀登;练攀援,钢筋混凝土的墙面上,一个月内留下道道深痕,有的连队甚至找不到一双完好战靴。

为了适应未来作战要求,“叶挺部队”还抓实时备战,深化作战问题研究,组建“特战兄弟班”,进行野战化训练,用实际行动提升部队战斗力水平,并取得显著成果。

不到两年时间,“叶挺部队”转型建设就取得重大突破,在陆军“特战奇兵—2019”大比武中,取得两金两银的骄人成绩,位列东部战区第一名。

(执笔人为欧阳青、叶征)

(《人民周刊》2024年第6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4年第6期

上一篇:团结互助 克敌制胜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