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广西创新金融担保政策  让“边贸贷”成为外贸企业“及时雨”

庞革平    2025-05-14 11:08:03   

车水马龙的广西友谊关口岸,满载货物的货车穿梭往来,勾勒出中越贸易稳健发展的图景。

广西作为我国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重要门户,拥有上千公里边境线。这一独特地理位置,让广西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天然优势,边贸经济蓬勃发展。当前,面对广西沿边贸易跨境结算效率不足、融资渠道收窄等突出问题。农业银行广西分行与广西融资担保集团积极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通过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银担协同效率,协力开发“边贸贷”服务体系,打造的信贷产品“边贸贷”,以“降费让利+极速响应”模式,破局边贸企业融资困境,持续加大对边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精准赋能边贸企业,为企业纾困解难。

眼下,在广西凭祥产业园夏石片区,水果加工企业广西粒籽食品有限公司正为一家跨国超市赶制订单。该企业距中越边境的友谊关口岸仅13公里,东盟国家丰富的水果资源和便捷的跨境物流成为其优势。2025年,该企业国内零售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近2倍。

今年年初,该企业顺应市场趋势和合作伙伴要求,投资2000万元研发无添加果干生产线。然而,因水果加工行业回款周期较长,巨额研发投入使企业突然面临资金短缺难题。

就在企业研发面临中断之际,农业银行广西分行和广西融资担保集团及时伸出援手,创新信用担保方式,以企业出口订单、应收账款等作为授信依据,向企业发放300万元担保“边贸贷”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显著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解了企业燃眉之急,使研发生产得以继续。

该企业负责人沈戊阳介绍说:“一方面我们的客户回款有一定周期,另一方面工人工资得持续发放,所以当时情况很艰难。农业银行主动上门,向我们推介了‘边贸贷’,在与银行正式签合同的第二天款就放下来了,这个速度真的很快。”

“边贸贷”坚持靶向融资,精准帮扶边贸企业,重点扶持边境贸易企业与落地加工企业,单户授信额度最高1000万元,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积极拥抱AI信息数据潮流,建立“边贸数据授信模型”,整合海关、税务、物流等数据源,授信审批从传统的15天压缩至48小时,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后2个工作日内即可投放“边贸贷”;注重‌成本压降,担保费率从行业平均1.0%降至0.5%,综合费率下降至3.5%以下,出色完成双循环格局下的金融破题。

为助力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边贸贷”锚定中小边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下好‌数字化风控、‌区域联动和‌普惠延伸“一盘棋”:及时接入中国—东盟跨境区块链平台,实现报关、物流、结算数据实时验证;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重点项目提供多元化融资担保服务;向2.3万边境个体经营者拓展推出“边民互市贷”,持续释放“边贸贷”的乘数效应,跑出边境贸易加速度。

盛夏将至,地处中越边境的广西防城港水产品互市贸易迎来旺季。今年4月,从事水产加工行业30多年的李志辉险些陷入困境——水产行业流通、结账速度快,今年新生产线建设耗去他大部分自有资金,向来不拖欠上游货款的他为此犯了难,是担保“边贸贷”送来了及时雨。

东兴越兴盛辉水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辉说,目前公司订单多,越南货款很多要现结,采购设备占用了公司较多资金,压力比较大。关键时刻,公司申请到了“边贸贷”贷款500万元。这笔贷款申请不到3天就放款,解决了公司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广西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相军介绍说,依托银担线上直连系统,“边贸贷”大幅简化边贸企业贷款审批流程,担保机构与银行审批双轨并行,将传统1到2个月的放款周期压缩至7个工作日内,让资金在边贸地区更快地流动起来,提升企业资金周转效率。

在政策激励下,据海关统计,2025年前4个月,广西外贸进出口2584.1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一般贸易进出口1139.9亿元,增长23.3%;加工贸易进出口320.2亿元,增长74.1%;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308.2亿元,增长3.2%。民营企业发挥了外贸主力军作用,前4个月,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达3828家,增加13%,合计进出口1806.1亿元,增长21.1%,占同期广西外贸总值的69.9%。

​截至今年3月末,农业银行广西分行与越南9家银行的19家分支机构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在东兴、凭祥等6个国家级一类口岸全部开通了边贸结算业务,累计办理边贸结算业务超2000亿元。

农业银行广西分行行长张清介绍说:“我们梳理出来有70多个边贸企业有需求,目前已经做了6家,投放了4000多万元贷款,预计年内将实现投放2亿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创新服务举措,加大金融供给力度,助力广西边贸经济蓬勃发展”。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包邮区有了新定义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