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与沃尔弗拉姆·埃尔斯纳教授以及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齐聚吉林大学,共同探讨国际社会面临的经济形势,并一同见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换个角度看中国》中文版的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也是一次文化的交流,更是一次对未来的深刻思考。
在这本书中,埃尔斯纳教授以独特的视角,带领读者深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全面透视中国在经济、科技、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的成就与挑战。他试图以客观、理性的方式,向西方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常被误解的国度。正如书中所揭示的,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一奇迹般的转变,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那么,中国究竟做对了什么?为什么它的发展路径与西方国家如此不同?在哪些方面体现了独特的中国智慧?更重要的是,中国能否为人类社会提供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埃尔斯纳教授通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考察,用大量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给出了清晰而有力的回答:重要的是体制。中国正在走一条人类从未走过的道路,“可以说中国体制是一种‘混合’体制,因为它有多种所有制、公司制、生产组织形式,还有国家框架规划下的市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高效的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西方固有的思维定式,它的许多做法是那些欧洲中心论者们难以理解甚至未曾见过的。这主要是作者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评价,实际上,因为本书还涵盖对中国政治、社会、民生、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的评述,因此作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正面评价非常明显。这本书提醒我们,是时候放下偏见,以开放的心态重新审视中国,加入这场思想的“碰撞”了——因为一个新型的、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对你我都很重要!
本书的德文版序言作者福尔克·海尔迈尔先生对埃尔斯纳教授的著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本书展现了中国的不同侧面,并提供了观察中国的客观视角。考虑到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将来对出口大国德国、对欧元区和欧盟的意义,这一客观视角至关重要。”“希望本书能够帮助我们反省西方的时代精神和所谓的道德优势。”换个角度看中国,这不仅是埃尔斯纳教授的学术态度,也是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应有的思维方式。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我们更需要以多元的视角看待问题,以包容的心态理解差异,以创新的思维把握未来。这正是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
值得一提的是,埃尔斯纳教授不仅为西方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也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一面重新认识自己的镜子。通过他的笔触,我们得以了解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这种“他者”的视角对我们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书中,埃尔斯纳教授以真诚的态度赞美中国,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然而,这本书并非简单的游记随笔,而是一部凝聚了他多年心血、兼具思辨性与可读性的学术力作。从最初关注中国到深入中国,从犹疑不决到坚定信心,埃尔斯纳教授用了10多年时间思考中国问题;他频繁往返于德国与中国之间,既从事学术研究,也为中国培养人才。这本书不仅真实地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也承载了他对中国的深刻观察与深邃思考。
能够将埃尔斯纳教授的著作带给中国读者,我们深感荣幸,这也是我本人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难忘经历。我曾经作为人民日报的派驻记者,在德国工作生活多年,深刻体会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碰撞,也深知互相了解和彼此理解的重要。这次有幸以出版人的身份,深度参与了《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换个角度看中国》的译校工作。在译校过程中,我常常情不自禁地为书中精彩的论述而拍案叫绝,深为埃尔斯纳教授的远见卓识所折服,更为他严谨的治学作风而感动。在此,我谨代表出版社向埃尔斯纳教授表示深深的敬意,衷心感谢他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我们期待埃尔斯纳教授未来能有更多著作与中国读者见面。
(作者为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本文为新书首发式上的致词)
(《人民周刊》2025年第8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