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洪湖市新堤街道:从“用电愁”到“电力足” 老小区焕发“新能量”

李咏春 石丽霞    2025-07-21 17:23:40   

“看着小区里电力施工人员挥汗作业的身影,心里踏实多了!以前总担心突然停电,现在改造完能放心用电,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洪湖市新堤街道移民小区居民魏文财的脸上笑开了花。

移民小区是洪湖市2000年建成的长江外滩居民安置区,现有109户、286名居民,魏文财一家是首批入住的安置户。近年来,随着冰箱、空调、电热水器等家用电器陆续“入户”,居民用电需求急剧攀升,但小区变压器容量严重不足,加之供电设施年久老化,跳闸、断电成了家常便饭。“尤其到了夏季用电高峰,空调都不敢开。”魏文财回忆道,“去年楼道旧电线还起了火,幸亏发现及时没酿成大祸。”

居民们多次向社区、街道反映问题,社区也走访调研过,但彻底电改需每户承担8000元费用,这让居民和社区都犯了难,电改计划一再搁置。

新堤街道主动将移民小区电改纳入民生实事清单,交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莉负责。由于今年移民小区被纳入全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道路硬化、雨污分流、消防设施整改、弱电设施改造等工程正如火如荼,陈莉便想借助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一并解决移民小区的用电难的问题,却在与住建部门协调中得知2025年洪湖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未包含强电设施改造计划。随即,她联系电力部门协商,多次与施工人员现场勘察,拿出三套方案;此外,联合园林路社区党委书记许先华,召集居民开板凳会、议事会,最终确定“专变改公变”方案:新增两台250千伏安变压器,更新全部电缆,实现“一户一表”。费用方面,电力部门承担全部人工费和部分材料费,其余由政府与街道筹措。7月16日,施工队进场,陈莉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7月18日清晨6点,移民小区已是一片忙碌:吊装机械吊臂缓缓升起,电力工人躬身紧扶牵引绳,随指令调整设备位置。汗水顺着安全帽带淌下,浸湿了后背工装,大家却始终紧盯空中设备,生怕一丝偏差影响施工精度。

“改造既要赶进度,又得尽量不影响居民生活。”国网洪湖市供电公司配电班班长刘六平说,16名队员全员轮班,利用早晚施工:天刚亮就规整架空线,趁居民未出门;傍晚居民归家后,再做入户线路检查,错开用电高峰和出行时间。“虽然两头赶工累,但能早一天送电,让居民摆脱停电困扰,值!”

目前,改造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7月底全面送电。“今年夏天终于能放心开空调了!”看着电改进展,居民胡凤兰笑开了颜。

据了解,目前,洪湖市81个老旧小区弱电改造已实现全覆盖,强电改造正稳步推进。(洪湖市融媒体中心)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CSIAM第六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科学大会在桂林举办
下一篇:从“水袋子”变“聚宝盆” 洪湖市水利改造落地见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