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青岛多部门联合巡航 护航开渔季安全生产

2025-09-01 15:24:38   

9月1日12时,黄渤海区休渔期正式结束,将有3300余艘应休渔渔船陆续从各个渔港码头鸣笛启航,驶向蔚蓝海域。

根据山东省2025年秋季“护渔·护航”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部署要求,青岛市海洋发展局联合中国海警局直属第六局、山东省海洋与渔业执法监察局第一支队、青岛市公安局、青岛海事局、董家口海事局、青岛海警局及沿海各区(市)渔业主管部门组成的国家、省、市、区(市)四级执法力量,共计17艘执法船艇,组成4个巡航编队,分别布控在青岛胶州湾至前海主航道海域、灵山湾至董家口海域、崂山湾至横门湾等商渔船密集通航区,开展开渔联合执法巡航行动,全力以赴保障辖区开渔生产安全。

 

 

此次巡航编队主要任务包括:一是检查应休渔渔船,确保严格遵守9月1日12时后出海规定;二是开展渔船适航检查,核查证书证件、安全通信导航与救生消防设备;三是核查船员适任情况,重点检查职务船员配备和持证合规性;四是推进商渔共治,依法查处碍航作业、关闭AIS、“一船多码”、违规设置网位仪及信号干扰等行为。

开渔前,青岛市利用休渔期举办了5期渔业安全分众培训,覆盖渔船船员、渔企员工、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等2万余人次,针对不同岗位开展精准化教育,筑牢安全生产的思想防线。制定印发了《2025年开渔前后安全生产专项执法行动方案》,统筹调度全市执法力量,对渔船、渔港、船员、渔企和海洋牧场开展全覆盖检查,并组织督导检查和跨区域交叉执法,确保“不安全不出海、不安全不生产”。

开渔后,辖区涉海涉渔执法机构将持续强化海上生产秩序监管,加大执法巡查力度,严查渔船不适航、船员不适任等违规行为。深入推进涉渔“三无”船舶和违规渔具清理整治,坚决打击非法捕捞活动。对查获的“三无”船舶以及无证捕捞、套用假号、涂抹船名、碍航作业、暴力抗法等行为,一律实行“海查陆处”。涉嫌犯罪的,将依法移送公安、海警机构追究责任,全力维护渔业生产秩序和沿海地区社会稳定。

据悉,2025年青岛市伏季休渔期间,紧盯“港、船、厂、海、市、舆”等核心要素,精准发力,系统施治。一是严管渔港岸基。坚持“依港管船”,压实船籍港管理、进出港报告等制度。创新驻港监管,智慧监管系统基本覆盖主要停泊点。强化不定期点验与动态管控,确保渔船动向“看得见、连得上、管得住”。二是严控各类船舶。动态精准掌握全市应休渔船停泊位置。重点强化对外省籍、转港坞修、休闲海钓、改变作业类型、养殖船、浒苔打捞、快艇及涉渔“三无”船舶的监管,对违规捕捞“零容忍”。三是严查船舶修造。严格落实伏休方案要求,定期开展船厂执法检查。依托“鲁渔通”小程序核查维修台账与报告情况。深化部门协作,规范涉企检查,压实船厂责任,严打瞒报坞修、协助违法出海行为。四是严打海上违法。克服海域海岸海况、装备老旧等困难,依托智慧化信息平台精准突击,及时公布战果。聚焦重点渔区渔汛,统筹调度力量,组织联合交叉执法,力争重点海域巡航全覆盖、重要时段监管无死角。五是严堵流通链条。联动市场监管、交通、公安部门,加强渔获物交易、流通环节监管,追溯倒查无合法来源水产品,切断利益链。

今年伏季休渔期间,全市累计派出执法船艇1300余艘次,执法人员7800余人次,开展联合执法82次,检查渔港码头2100余处,检查市场95个次,检查船舶修造企业76个次,查处渔业违规案件115件,没收涉渔“三无”船舶87艘,没收渔获物4890千克,清理收缴流刺网6万余米,罚款70余万元。(青岛市海洋发展局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阳市卧龙区光武街道开展奶茶饮品专项检查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