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白洋淀 更透亮(我家门前有条河)

讲述人: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环境监测站站长 刘冬梅    2025-07-21 08:40:05    人民日报

白洋淀燕南堤。
耿 辉摄(人民视觉)
 

我从小在安新县长大,小时候住的地方距离白洋淀边的码头步行仅10分钟左右。白洋淀,电影《小兵张嘎》、作家孙犁的《采蒲台的苇》都提到了这里。儿时家里也有关于白洋淀的小人书,我常常翻着看,对于白洋淀这片水域的感情,自然也不一般。

在我那时的记忆中,白洋淀的水质还是不错的。后来因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入淀,白洋淀水质下降。2017年前,我们采集白洋淀的水分析化验,水质一直是劣Ⅴ类。装在透明瓶子里的水样呈深绿色,很浑浊,还有臭味。作为一名环保人,我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2017年雄安新区设立后,白洋淀的生态保护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区对白洋淀实施系统化治理,控源、截污、治河、补水等,多措并举。

监测站的工作强度也大幅提升。早些年,我们只需要对白洋淀内的5个国控点进行水质监测,一个月开展一次取样分析。近几年,淀内国控点从5个增至8个,我们不仅要在国控点采样,还要在每个国控点周边选4个采样点,采样频率变为一周两次。若遇上汛期和大雨,还要加密监测。

每次采样,我们的监测队伍早上6点钟就出发。大家带着采样设备,先坐车到淀边,再乘船进入水域采样。夏天顾不上蚊子叮咬,冬天得冒着严寒,破冰取水采样。

前些年,实验室的化验设备比较落后,人员几乎是满负荷运转。每一次取样化验,十几个人要忙活两三天才能弄完。有好几次,我两天一夜没怎么合眼,就是为了把数据按时分析、上传。好在这几年,监测分析设备更新换代,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每次分析化验只需两个人,一天之内就能完成。

高频次的水质监测让发现和处理问题更及时。今年4月,我们在监测中发现烧车淀一个点位pH值突然升高,经调查是水草腐烂造成的。我们第一时间联系有关部门进行打捞,避免了水质受到影响。

监测任务繁重,大家都努力实现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有效,为持续治理做好支撑,为上级部门决策提供保障。

如今的白洋淀,已经大不一样。水质先从劣Ⅴ类上升至Ⅲ类,2021年以来稳定在Ⅲ类水质,进入良好湖泊行列,白洋淀这颗“华北明珠”重现光彩。

说实话,以前在水上采样的环境对我们来说是挑战。如今,船行白洋淀,是一种享受。采上来的水样透亮,我们心里也是一样的透亮。

水生态好了,鱼啊鸟啊这些大自然的精灵就越来越多啦。青头潜鸭、中华鳑鲏频频亮相。目前,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至296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90种;野生鱼类资源恢复至48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21种。

尤其是在白洋淀首次发现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五月四节蜉,这一典型清洁指示物种的出现,昭示着白洋淀水生态系统持续向好。

水质不断提升,我们的工作成就感也越来越强。这样的成果着实来之不易,我经常提醒自己,丝毫不能懈怠,还得长期坚持下去。

(本报记者史自强采访整理)

 

【记者感言】

从劣Ⅴ类到稳定在Ⅲ类,白洋淀的水质显著提升。这样的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一个台阶、汇聚一点一滴的努力达成的。刘冬梅奋战在水质监测一线,用详实的数据为白洋淀记录了一本水质净化的“手账”。

克服人员短缺、设备落后的考验,起早贪黑,完成一个个艰巨的任务。从事环保事业30多年的刘冬梅,是白洋淀变美的见证者、参与者。许多像刘冬梅这样的人,日复一日,为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贡献力量。相信未来白洋淀会越来越美,雄安新区的画卷将越来越迷人。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21日 第 04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绿满拉萨南北山(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下一篇:“三伏天”为何是一年最热的时候?(把自然讲给你听)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