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用好科技这把“金钥匙”

曹雪盟    2025-08-04 08:47:46    人民日报

上世纪初,西夏文和汉文的双义双音对照辞典《番汉合时掌中珠》出土,被誉为“打开西夏文字之门的金钥匙”。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像邓文韬一样的研究者拥有了更多“金钥匙”,让西夏文研究之“深”与普及之“广”成为可能。

科技的增量,让研究深一度。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崭新工具。建成西夏文献数据库,通过虚拟现实全景、三维建模等数字技术设计虚拟场景教室……从书本到云端,从静态到活化,不断升级迭代的技术助力研究阐释专深专精,西夏文研究迎来一系列发展机遇。

科技的增量,让距离近一些。对大众而言,冷门之“冷”,在于专业门槛高、接触渠道少。拉近西夏学与大众之间的距离,离不开用心“翻译”与广泛普及。“解读西夏”课程被制作成近500分钟的教学视频供全国大学生学习,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采用人体动作捕捉等技术推出“神秘的西夏陵”大空间高沉浸体验项目数字化时代,原本“高冷”的学问变得愈发可亲可感。

用好科技这把“金钥匙”,期待更多冷门学科生生不息,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涌动蓬勃的青春活力。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04日 第 13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人工智能治理注入中国智慧
下一篇:公平竞争,做大外卖“蛋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