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从“传家宝”中汲取力量

曹雪盟    2025-08-06 08:49:14    人民日报

不准子女们吃公家饭、坐公家车,更不给子女“走后门”;要求他们认真学习、勤于劳动、俭朴节约……翻开谢觉哉的家书,一句句对家人的告诫、叮嘱背后,是优良家风家教的生动传承。

好的家庭离不开好的家风家教。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家风不仅关乎一个家庭,更关系到党风、政风、民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注重家风家教,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曾立下“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的“三原则”;周恩来同志制定了“十条家规”,并告诫领导干部要过好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回溯党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躬身垂范、律己治家,为涵养优良家风家教树立了榜样。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以红色家风为“传家宝”,熔铸成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让我们重温这些带着温度的信笺,从一封封家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良好家风。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06日 第 11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变化的是知识载体,不变的是阅读价值
下一篇:共护城市之绿 共享城市之美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