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

曹文轩    2025-08-07 07:56:44    人民日报

让城市更加安全宜居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加快老旧管线改造升级;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强化城市自然灾害防治,统筹城市防洪体系和内涝治理;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切实维护城市公共安全。

什么是城市的韧性?暴雨过后,积水汇入湿地公园,内涝快速得到缓解;台风来临,智慧城市管理平台智能感知调度,保障水电气等生命线工程平稳运行……

城市的韧性,来自强健的“体魄”,建设改造道路、桥隧、地下管网,筑牢城市安全“底座”;来自聪明的“大脑”,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建设,系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来自发达的“神经末梢”,构建分布式与集群化相结合的韧性社区格局,加强社区居民应急素质教育,为城市应急联动部署提供支撑。

韧性城市,“韧”在面子,也在里子,要内外兼修、软硬兼备。持之以恒抓好韧性城市建设,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贯穿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各方面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做好统筹规划,鼓励多方参与,持之以恒推进,才能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07日 第 08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烟火气里的文化与民生
下一篇:旅游消费 新在“细”中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