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要坚持一严到底纠治“四风”、一刻不停惩治腐败,坚持风腐同查同治,严惩风腐交织问题。在工作方法上,既要“由风查腐”,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腐败问题,又要“由腐纠风”,细查腐败背后的享乐奢靡等作风问题,将纠治不正之风和惩治腐败问题更加紧密地贯通起来。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既是破解作风顽疾的重要手段,也是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的必要措施。这里的“风”主要指的是不正之风,这里的“腐”主要指的是腐败,风腐同查同治则是指同时查找、同步治理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党中央之所以强调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是因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虽然在表现形式和危害程度上有所区别,但是同根同源、一体相生。
“由风查腐”,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腐败问题
作为腐败行为的重要诱因,不正之风的要害在于对领导干部特别是权力掌控者、行使者的思想观念产生“温水煮青蛙”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冲击其思想防线、道德防线和纪法防线,逐渐侵蚀其原本的价值观念,动摇其理想信念,试探其行为底线。如果对歪风邪气没有高度的警惕,不能加以拒绝和排斥,形形色色的诱惑极易乘虚而入,最终就会走上贪腐堕落的不归路。基于对由风到腐规律演变的深刻性认识,2024年1月,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既“由风查腐”又“由腐纠风”。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2025年1月,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
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无小事,可以说所有腐败问题,起初往往都是从作风失范开始的,从不讲规矩开始的,从违反纪律开始的,并鲜明强调有些不正之风也属于腐败范畴,其危害不可小视。吃喝风、说情风、奢靡风等不正之风暗藏了某些腐败问题,是腐败的重要诱因和早期表现。近年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沉溺于“保姆式”服务,频繁出入高档酒店、私人会场,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成为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的典型。在风腐一体案件中,涉案人员往往先通过违规吃喝拉近关系,再以收送礼品礼金、提供和接受娱乐活动等方式“加深感情”,最后发展到权钱交易、大搞腐败,在作风问题上也肆无忌惮,甚至带坏一方风气。某些别有用心者利用个别党员干部贪图享乐和奢靡之风进行“围猎”,造成个别领导干部在“温水煮青蛙”中落入腐败深渊。
“由腐纠风”,细查腐败背后的享乐奢靡等作风问题
不正之风与腐败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如果任由腐败现象顽固多发、屡禁不止,会更加助长和加剧不正之风的扩散泛滥。从那些违纪违法案例通报中可以看出,大多违纪违法党员干部长期存在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吃喝等问题,有的从酒局牌局开始,在沉迷享乐中背离初心使命,在违纪违法道路上越走越远;有的价值观扭曲,私欲膨胀、追求奢靡享乐的生活方式,在腐败的泥淖里越陷越深。同时,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不仅涉及腐败问题,还会对周边其他领导干部造成负面影响,动摇理想信念、滋长贪欲,加剧腐败问题在微环境中滋生蔓延。
不正之风会助长腐败行为的滋生,腐败行为会加剧不正之风的蔓延,风腐问题相互交织严重影响政治生态。在反腐败斗争中,要把握风腐同源、风腐一体特征,紧盯腐败问题隐形变异、花样翻新趋势,准确把握风腐一体问题特点,深化“由腐纠风”,细查腐败背后的享乐奢靡等作风问题。坚持风腐同查,在审查调查中将“四风”问题作为必谈必问内容,督促调查对象讲清自身“四风”问题行为表现、动机以及由风及腐过程,着重从违规吃喝、收礼、接受娱乐安排等方面查清行贿受贿双方交往情况,梳理其蜕变路径,既查清楚留置对象本人的“四风”问题,又循线深挖其交代的涉及其他党员干部的“四风”问题。坚持以案看风,注重从腐败案件中深入分析作风“活情况”、新动向,精准查找本地区、本领域哪些不正之风与腐败关系最为紧密,哪些作风问题容易演变为腐败,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治。
将纠治不正之风和惩治腐败问题更加紧密地贯通起来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形象地将腐败比作长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强调不及时发现和清除,就会导致病毒蔓延全身,危及党的肌体健康。反腐败就是同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病原体作斗争,通过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等手段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毒瘤,杜绝病毒的蔓延传播,捍卫党的肌体健康。
不正之风滋生掩藏腐败,腐败行为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从关系上看,腐败问题大多由作风问题演变而来,不少领导干部往往从吃喝玩乐、收受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开始,不断退守底线,逐步滑向腐败深渊,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背后,往往存在暗流涌动的权钱交易。同时,腐败行为又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特别是“一把手”腐败严重污染政治生态,主政地方或领域的党员干部上行下效,送礼跑官、相互宴请,权权交易、相互帮衬等成风作势,危害极其严重。实践表明,只惩治腐败,不纠治歪风,腐败就得不到有效清除,而作风堤坝不牢固,腐败治理成果也难以巩固。
当前,紧盯风腐交织突出问题,一体推进正风肃纪,必须准确把握风腐同源、由风变腐、风腐一体的特征,坚持风腐同查、纪法同施,以严明纪律一体推进纠治“四风”和惩治腐败,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从领域上看,当前的风腐一体问题多发于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因为关系到国计民生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资金投入多、投资链条长,权力集中度高、利益诱惑大、风险隐患多,容易滋生腐败;从对象上看,被查处的对象多是一把手和关键岗位核心人员,这些人往往主政一方、掌管一域、手握大权,往往被不法分子视为拉拢、腐蚀、围猎的重点对象,易受不良风气影响;从起因上看,被查出案件的起因多始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特别是个别党员干部沉溺于觥筹交错、热衷于组局建圈,被庸俗的酒桌文化侵蚀内心,“违规吃喝”“违规收受名贵特产和礼金礼品”问题比较突出。
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也是发展的起点,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要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实践导向,聚焦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精准施策:一要注重健全“由风查腐”“由腐纠风”的工作机制,从腐败案件中深入剖析不正之风隐形变异情况,从不正之风中深挖腐败问题机理,找准风腐一体案件所暴露出来的体制机制性问题,提升防治风腐问题的科学性、针对性,增强综合纠治效能。二要聚焦“一把手”和关键岗位,切实把加强对“一把手”和关键岗位监督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综合运用参加党组会、列席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约谈提醒、专项检查等方式,着力在强化日常监督上下功夫,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三要注重建章立制、系统施治,扎实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督促涉案单位认真查找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推动修订完善内控制度,彻查“四风”背后拉拢腐蚀、请托办事、利益交换等腐败问题。
(作者为山东大学法学院研究员)
(《人民周刊》2025年第11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