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浙江创新开展青年理论宣讲

懂青年,更让青年懂

本报记者 刘军国    2025-05-07 09:04:24    人民日报

夜晚,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社区学院小剧场逐渐热闹起来。“我凑近一看,钱塘江里翻涌着的原来是杭州‘六小龙’啊!”台上,宣讲员轮番开麦,台下,观众笑声阵阵。

自去年浙江创新推出“言之有理”之江潮声开放麦系列活动以来,来自基层一线各行各业的宣讲员巧用生活素材开讲,新颖有趣的形式“圈粉”了许多年轻人。90后青年王双易和朋友特意赶来,“理论跟脱口秀相结合,有意思有深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将青年理论武装摆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突出位置,以理论宣讲为抓手,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变革打法、拓宽路径,培养出一批有站位、有情怀、有钻研、有本领、有作为的青年人才。

理论宣讲怎么讲?形式创新,让青年愿意听、听得懂是关键。除了开放麦,“情境式”“快闪式”宣讲等多种新颖模式也不断涌现。

绍兴市越城区“古越新声·灵五七五”宣讲团文艺骨干方天,用莲花落、绍兴评话进行理论宣讲,还精心拍摄短视频介绍运河文化:“线下宣讲和线上短视频结合,宣讲效果更好。”

让理论更好走进青年心中,除了形式创新,还需要坚持内容为王。

面对“新发展格局下乡镇‘小巨人’如何续写点石成金的传奇”“绿色发展何以富民”等问题,通过“蹲点式”宣讲,青年们不仅加深了认识,也打捞到了基层的鲜活故事。

“宣讲员不能只做理论的搬运工,要有一双沾满泥巴的脚,到田间地头去搜集冒热气的素材。”来自金华市磐安县的青年宣讲员张博文感触颇深。

近年来,“蹲点式”宣讲在之江大地持续走深走实。在温州市文成县,“小火柴”宣讲团开启“春天里·向共富”助农直播宣讲行动,宣讲员跨界当主播,助力农产品走出大山;在杭州市桐庐县,青年宣讲员在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的同时,积极为群众解决环境卫生、邻里纠纷等问题,回应群众需求。

如今,越来越多青年宣讲员深入基层一线,让理论深入人心。

青年影响青年,青年带动青年。浙江打造“8090”和“00后”新时代理论宣讲品牌,挖掘各地宣讲优势资源成立特色宣讲团,机关青年干部、高校博士生、文化特派员、青年科学家等各具特色的团队纷纷成立,一批批年轻人在学理论、用理论、讲理论中快速成长成才。

“新质生产力从何而来?是‘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千金散尽还复来’,还是‘铁马冰河入梦来’?我看呀,还是要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创新驱动抢先来。”“新时代创客说”蹲点宣讲活动中,来自杭州市余杭区阿里云智能的90后青年潘颖超以诙谐的语言解读新质生产力。

余杭区人工智能小镇调研中,杭州师范大学赞比亚籍留学生曼波真切感受到了新质生产力的魅力。看到企业研发的前沿产品,曼波感叹:“好多都超乎想象!”

另一边,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来自阿塞拜疆的杭州师范大学中文系留学生、“百young中国说”中外青年宣讲团成员吉雅说,“我在阿塞拜疆孔子学院学习时,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次调研,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从“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到“00后talker”,从本土各界青年踊跃参与,到外国青年朋友也成为爱听中国故事的粉丝、善讲中国故事的主角,“人人争当宣讲员”蔚然成风。

将理论与青年的“双向奔赴”进行到底,也要发挥好组织和制度的力量。

“我们将通过制度化手段明确青年宣讲员培育路径与激励保障形式,给予宣讲工作者荣誉激励与生活关怀,为青年宣讲员成长成才提供硬核支撑。”浙江省委宣传部理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浙江将持续擦亮“8090”和“00后”新时代理论宣讲名片,让理论宣讲的“之江潮声”持续引领青年、凝聚青年,让真理之光照亮青春奋斗之路。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07日 第 12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老铁路,大通道带旺大产业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