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 | 老牌汽车城的“新引擎”

2025-07-25 15:39:10    人民日报客户端

我是王开宇,一名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从小我就知道,黑土地能种好粮食,还能造好车。

2021年,奥迪集团、中国一汽、大众中国3家合资联手打造奥迪一汽超级智能生态工厂。从破土动工到首台车下线,仅用了18个月。

以工厂为圆心、半小时车程为半径画圆,圆圈内能找到组装一台车所需的一半供应商。如果将这个圈扩大至吉林省,我们每台车超7成的零件都来自这里。

中国日益完善的配套产业链犹如参天大树的发达根系,为德系精工快速落地提供了可能,也成为工厂不断向上生长的坚实底座。

焊装车间内,824台机器人同步起舞;底盘工位上,3台多轴全自动拧紧站的作业精度高达±0.1%;涂装车间里,奥迪全球生产体系首次引入中国自主研发的在线视觉检测技术,使“滑橇精度检测”这一关键工序的效率较传统人工检测大幅提升。

从“筚路蓝缕”“追赶跟随”,到“体系完备”“成为标杆”,中国制造实现了从“能造车”到“造好车”,再到“造高端车”的跨越,并将在开放包容中融合创新、跨越精进,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讲述人: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开宇,人民网记者申佳平整理)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尺素金声丨从知识产权“成绩单”,看创新中国的强劲脉动
下一篇:看,不一样的武汉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