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财米油盐丨脑机接口,把科幻“接”入现实

2025-08-25 10:17:20    人民网

助力孤独症儿童早筛,帮助失语者“说话”,让瘫痪病人“打游戏”……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等多学科前沿技术实现突破,脑机接口技术的阶段性成果不断涌现,将越来越多“科幻”场景“接”入现实。

脑机接口,是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信息通道,实现两者之间直接信息交互的新型交叉技术。根据脑信号采集方式,脑机接口主要被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

侵入式脑机接口是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将电极等信号记录装置植入脑内特定部位,实现精准定位的高通量神经信号采集的脑机接口技术;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则是在头皮外侧以无创的方式采集脑信号,包括头皮脑电和功能近红外信号等的脑机接口技术。

今年以来,脑机接口技术向实际应用领域快速迈进,在医疗健康领域针对癫痫、抑郁症、脊髓损伤等疾病的精准治疗案例持续涌现。与此同时,脑机接口技术不断突破医疗边界,在家居生活、工业制造等多领域新兴场景中发挥潜力。

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32.0亿元,增长率为18.8%。预计到2028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61.4亿元。

今年以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为推动脑机接口技术“落地”提供精准支撑:3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其中专门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前瞻性单独立项。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0年产业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北京、上海、山东等地也陆续发布针对性政策,推动脑机接口创新成果走进市场。

可以看到,我国正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持续夯实创新根基,抢抓产业未来的关键变量,力争在“风口”到来时赢得更多发展先机。

总策划:孙海峰

制片人:章斐然 谢婷

监制:吕骞

策划:申佳平 李佳

文字:方经纶

摄像:史新培

剪辑:石雪 实习生廖小榕

设计:郑美钰

包装:赵晨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绘说现代化丨海南,十年再造“海上海南”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