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福建永安:“小芋头”助农奔向富“芋”生活

2025-07-23 16:37:26   

7月22日,漫步于福建永安市西洋镇广袤的芋田,连片舒展的芋叶宛如碧波荡漾的海洋,微风拂过,绿浪翻涌,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西洋镇立足资源优势,以绿色发展、科技引领为导向,大力发展芋子特色种植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强村富民之路。

“老詹,这片红芽芋长势不错,但要注意近期是斜纹夜蛾高发期,建议使用甲维盐等低毒高效农药进行防治。”西洋镇经济发展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罗向阳正在田间地头,耐心地指导种植户詹水生。

詹水生是当地芋子种植示范户,“以前种芋子全凭经验,收成不稳定。现在有了技术员手把手教,我家6亩芋田采用绿色种植技术,不仅产量提高了,品质也更好了。现在白芋马上就要丰收了,红芽芋预计中秋后采收。之后再轮作水稻,改良土壤,还能实现‘一田双收’!”

西洋镇不断创新农技服务模式,通过大力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建立源头管控机制,确保农产品绿色安全;创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化肥减量20%以上,既节约成本又保护土壤;规范关键农事操作,开展标准化培土作业等“三项”有力举措,全力为芋子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我们将培土厚度严格控制在5厘米左右,这样既能促进块茎膨大,又能保证芋头品相。”罗向阳一边示范一边介绍,“这些细节看似微小,却能大幅提升芋子的产量和品质。”

西洋镇共种植红芽芋、白芋两大优质品种2650亩,亩均4200斤,年产量超1100万斤,按市场收购价2.3元/斤计算,年产值超2500万元。目前,产品畅销广东、浙江、闽南等沿海地区,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从传统种植到科技兴农,从单一生产到产业融合,芋子产业的转型升级,正是西洋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如今,这颗小小的芋头,正带动更多农户走上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产业动能。(永安市融媒体中心 黄中泉 罗梁丹)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西百色:“铁军”助力35万多亩早稻颗粒归仓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