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中医药治病的原理是什么?怎么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验证?为了“说清楚、讲明白”中医药的科学原理,清华大学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所长李梢教授潜心研究20余年,深入探索中医药复杂系统的奥秘,首次提出符合中医药整体特色的“生物网络、网络靶标”理论,开辟了中医药网络药理学方向。
吃了冰西瓜,武汉男子出现严重腹泻,最后竟致急性肾衰竭。都说“秋后西瓜吃不得”,医生表示:如果不是脾胃虚寒的人是可以吃的,但要注意正确保存,确保食品安全。
现代社会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年轻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疼痛的反复与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临床上,常有患者来问,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否不开刀?其实,腰突症治疗方法种类繁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解决疼痛的关键。
古语云:民以食为天。就是说,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吃是第一位的。如今,随着人群肿瘤发生率提高,“吃得好容易滋养癌细胞”的说法不绝于耳,不少人因此为自己的饮食谱设了很多限制,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碰。事实究竟是什么?听听专家怎么说。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内分泌科李启富教授团队基于基因分析探讨了脂肪含量与死亡风险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对于全身脂肪含量偏少的人,存在“健康的瘦”和“不健康的瘦”;但对于脂肪含量过多的人而言,不存在“健康的肥胖”。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代谢》。
运用人工智能,让聋哑人同健听人顺畅交流;戴上机械手臂,让缺少手臂的人“随心而动”;坐上智能轮椅,上下楼梯来回自如……一项项助残“黑科技”不断面世,提高了残疾人群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发表在《实验生理学》上的新研究发现,唤醒 睡眠周期会导致代谢差异并改变人体对能量的偏好。那些熬夜的人利用脂肪获取能量的能力降低,这意味着脂肪可能会在体内积聚并增加患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人们往往因为巧克力高热量、高脂肪、高糖而对它敬而远之。其实,“过错”主要在于为了使巧克力美味而大量添加的糖、油、黄油等,而巧克力的主要成分——可可,被证实含有多种有益成分。纯可可营养丰富,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来源,可预防或减缓自由基引起的细胞损伤。因此,摄入含有高比例可可的黑巧克力不失为一种健康选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糖尿病和代谢研究中心与美国洛杉矶西达赛奈医学中心的最新研究发现,食用绿色蔬菜或膳食补充剂叶绿酸,能够缓解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此外,叶绿酸还能有效降低炎症性肠病的死亡率,减少腹泻、便血、肠道上皮细胞损伤以及炎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生理学杂志:胃肠与肝生理学》上。
数千年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有丸、散、膏、丹,运用最多的是汤剂,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患者心中会有这样的疑问:慢慢熬制的中药汤剂太费时间和精力,能否选择更为便捷的颗粒剂?颗粒剂的效果是否等同于汤剂?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高和规律体检,各种“结节”检出率越来越多,如甲状腺结节、肺结节、乳腺结节、子宫肌瘤等,有人甚至出现多部位的结节或伴随恶性病变,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结节体质”。
魔芋又称蒟蒻(jǔ ruò),属天南星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人们常吃的就是它的块茎。魔芋热量低、膳食纤维含量高、饱腹感强,近年来备受推崇。日常生活中的魔芋制品主要分为魔芋丝和魔芋块,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从古至今,茶都被大家视作一种佳饮。目前的研究显示,茶中含有700多种化合物,包括生物碱、多酚类、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等,其中对茶品质影响最大、在人体内发挥重要保健作用的是一些特征性成分,包括茶多酚、咖啡因、茶氨酸等。这些成分进入身体后会发挥怎样的健康功效?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教授特为大家讲解茶入口后在人体内的旅程。
豆浆是公认的国民饮品,但网上流传着很多饮用“禁忌”,比如痛风患者、乳腺疾病患者、肾病患者等都不能喝豆浆。甚至有说法称,豆浆会导致性早熟,让男人女性化,引发乳腺癌等。喝豆浆到底有没有禁忌?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北京时间9月23日9时4分将迎来秋分节气,意味着收获满满、瓜果飘香的金秋季节已经来临。此时节,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恰如古人云“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为规范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和干预服务,促进儿童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了《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其中提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初筛服务,通过应用“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表”等方法,为0~6岁儿童提供11次心理行为发育初筛服务。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独特优势,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近日制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实施方案》,提出开展妇幼中医药健康促进活动、开展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中医药干预活动等八项内容。
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月”,在本期《1分钟养生课》上,青岛市市立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刘凯为广大网友讲解久坐的相关危害,并由青岛市市立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师邢天洋进行康复训练动作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