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三伏之时养护阳气,不仅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还可以使一些因阳气不足而在冬季发病的慢性病得以好转。在此,推荐一些中医调理方法,帮助大家在三伏天有效防暑,安然度夏。
气温高、雨水多、湿气大……高温高湿环境容易引发中暑。户外工作者如何防暑避暑?大汗淋漓后如何补水?夏季食源性疾病如何预防?究竟该怎样健康消暑、合理膳食?慢病患者又该注意什么?请你趁“热”收下这份消暑指南。
为支持银发经济健康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加大银发经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将银发经济领域重点企业纳入用工服务保障范围,助力稳定和扩大就业。
近日,中国营养学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营养素度量模型科学发布会,并发布《中国营养素度量模型报告》。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表示,该模型旨在约束和规范高盐、高脂、高糖食品向儿童和青少年营销的行为,助力构建健康的饮食环境。
输入药品名称可查询到相同药品的所有生产厂家、所有规格在全省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的实际销售价格,并可按距离、价格或评分筛选及展示相关药店,还可以一键导航带领用户找到合适的药店。
《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预计至2024年我国慢病患病人数将超过5亿人。相关信息显示,慢病在疾病负担中占比接近七成。恶性肿瘤、红斑狼疮、肾衰竭等特殊类型疾病患者与慢病人群类似,也需长期治疗。慢特病人群就医用药不仅影响群体的健康状况,也关系整个社会的负担。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慢特病人群的健康状况,多管齐下,减轻其就医用药负担。
在体检中,尿常规是基础检查项目。尿液反映了人体的代谢状况,是许多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体检报告中的尿常规结果一般有20多个指标,大多为专业术语和数据,普通人很难理解。尿常规哪些项目重要?出现异常情况怎么办?
近期,江浙沪皖一带高温持续,浙江多地最高温逼近40℃。高温天下易中暑,各地医院热射病患者数量有所上升,其中不少是“不舍得开空调”的老年人。专家提醒,要特别关注独居的老年人,提前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如老人出现不适症状,应尽快送医就诊。
“山西多部门联合,精简优化新生儿出生后多事项办理流程和申请材料,推出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山西省卫健委副主任,山西省疾控局党组书记、局长石秀萍9日介绍。
记者今天从国家药监局获悉: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经批准277个创新医疗器械上市,其中2024年以来批准27个,涉及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眼底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体外心室辅助设备、肾动脉射频消融仪等多款高端医疗器械,涵盖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心肺支持辅助系统等多领域。
在体检中,血常规是最基础的检验项目,一般有20多个项目,很多都是复杂的专业术语。各项指标如果出现异常怎么看?如何看懂血常规报告?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助理研究员王斐对此进行了解答。
在山东部分医院,分娩镇痛技术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大大减轻了产妇生产时的痛苦。有的医院开设麻醉门诊,将分娩镇痛评估前移,在生产前就能确定好镇痛方案。纳入医保后,个人支付的费用也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